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七十七章 核聚变,虫群科技(1/2)

“这是——核聚变反应堆?”

莱拉妮有些不敢确定的说。

柳生元和在她的心目中,当然可以算是一位科学界的大拿,但是他的主攻研究项目是人体工程,这几年来更是扩展到全面的生物工程领域。

可是,眼前这个坑坑洼洼的圆环,内部流转的能量是如此狂暴,让莱拉妮想起了氢弹爆炸前的那一刻——这分明就是核聚变反应啊!

事实上,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于核聚变反应过程最了解、印象最深刻的人,大概就得说柳生元和与莱拉妮了——别人都是通过理论计算、计算机模拟来体验核聚变反应过程,这两位却是真正身临其境、亲身体会过的。

“你没看错,这就是一个核聚变反应环!”

柳生元和的微笑再也忍不住,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罕见的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如果说以前,金鳌岛的能源供应来自于岛上的潮汐发电站和石油发电机,在能源供应方面受制于人的话,那么自从有了这个核聚变反应环,整个金鳌岛就可以基本独立了。

能源可以自给自足、矿物可以自行采掘、淡水可以从海水净化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内部水循环,反复利用。

至于食物,柳生元和这个玩菌种起家的生物科技大拿,自己甚至可以定向出培育不同口味的食材原料,不过这个技术没敢让莱拉妮知道,不然他的日子就清闲不下来了。

(虽然金鳌岛部分矿物材料还需要从外部购买,但是金鳌岛实验室也有海底实验室部分,从岛礁底部、海底一千五,但是试验操作都是顶级高手。

几年下来,有许多分身已经崭露头角,负责独立管理一些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在自己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也变成了欲望牧场云实验室计划的一部分。

要说柳生元和能搞到核聚变反应堆研究资料,那半点都不稀奇。

可是资料归资料,这和眼前的实物完全是两码事好不。

就算莱拉妮对柳生元和如何有信心,也从未想过他能靠一己之力,就能研究出眼前这个,明显已经可以投入使用的核聚变反应堆来。

————————————

“你怎么弄出来的?”莱拉妮好奇的问道,不过她也做好思想准备,万一柳生元和给她来一堆复杂无比的数学公式,那就立马打断他的长篇大论。

就像是柳生元和不大乐意陪小林樱逛街买衣服一样,莱拉妮和小林樱也不怎么喜欢柳生元和的科普教育。

“其实我这是作弊了。”柳生元和摇摇头。

这个技术他是不会拿出去共享的。倒不是他敝帚自珍,而是这玩意全靠黑科技,他拿出去别人也做不到,根本不具备工业化生产的可能。

“目前国际上,研究核聚变反应堆的主流思路有两种,一种是磁场约束法、一种是惯性约束法。”

“不过,这两种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目前已知物质中,没有任何一种物质能够承受上亿度核聚变反应温度!”

“不过,这对我来说不是什么问题,这几年来,为了进一步改造太虚珠,我在空间操作上有了不少心得,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到,这种被割下来的球形空间,根本不是任何温度所能破坏的,那不是就核聚变反应堆最好的承载物吗?”

“有个这个承载物,核聚变反应堆的其他问题,都不算什么难题。”

柳生元和对其他环节一言略过,但实际上,其他技术环节岂是他说的这么简单?当然,相对于解决核聚变反应堆的容器问题来说,其他问题的解决难度,的确下降了不止一个量级。

柳生元和拍了拍面前的栏杆,感慨的说道:“现在,稳定的能源有了、采矿和物资回收再利用设备也有了、建设中小型独立生物圈的技术储备也差不多,就剩下万用型生产设备方面还差了一点——现在三维打印设备打印出来的东西,还只能停留在0.5微米级,还无法完成纳米级别打印。”

别看这只是差一点,实际上,纳米级别的三维打印,打印出来的材质强度能够胜过百分之八十的一体成型材料;而微米级别的材料打印,对于钢材等高强度材料来说,只好说是最低标准。纳米级别意味着分子级别,而微米级别只好说是微晶体级别。

“如果这块短板补全,那么,想要建设自给自足的月球基地,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只是,这种核聚变反应堆涉及到空间操作,恐怕无法普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