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集团,三代机研发技术部。
这天,林名扬拿着自己关于战机发动机技术和战机电子技术的资料来到了这里。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正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林明扬提供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名扬,有把握吗?”宋文看着计算机里不断闪烁的数据验证,不无担心地对林名扬问道。
“宋老,放心吧,我大致地分析过了。应该是可行的。当然,具体的还是要等我们的技术部同志把所有的数据都分析验证出来。”林名扬对于尚未得到技术验证的东西,还是保持着一如既往的谦逊。
“报告,数据出来了。这种新型的发动机设计技术,理论上可以做到最大飞行速度3.5马赫,最高升限2万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和携带副油箱的情况下,最大航程可达3800千米,最大作战半径1800千米。”技术部的同志将若使用林名扬的航发技术的话,战机的全新数据报了出来。
“不仅如此,这种新型的航电系统的数据也非常厉害,我们完全可以以此研发出不同的衍生版机型,用以在不同的作战环境下的不同需求。”
林名扬听完数据汇报后,也是长吁了一口气,并且今天是他转职到成飞集团的第一天。初来乍到的自己就提出两个全新的技术让分家分析使用,真要出了是什么差错的话,难免落人口实。万幸的是,这个步数系统还是靠谱的。
“名扬,这。。。这太不可思议了。”宋文此时有点词穷了。看着各项数据,他已经没办法组织语言来表达此刻自己的感受了。
“哈哈哈,老宋,怎么样。是不是惊到说不出话来啦?我当初也跟你一样,哈哈。”转过头又对苏远峰道:“你这小学弟还行吧,哈哈哈。”杨老很开心,自己的学生接二连三地制造出各种惊喜来,自己做为校长,脸上也是有光的。
“柯组长,那请问以目前j-10工程所使用的材料能否承受的住新型发动机动力提升带来的压力变化呢?”,林名倒是冷静,对着J-10材料组的组长问道。
“以目前所使用的材料可能无法适应,不过好在我们对于战机材料学部分的研发一直是不遗余力的,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升级制造出全新的材料。”柯组长答道。
“柯组长这边的新材料一出来,我那边立马安排风洞实验。”苏远峰道。他现在也是春光满面,在林名扬的协调下,SC省被特批为大三线地区首个建造新型核电站的省份,而代号为“JF-19”的全新一代风洞,也开始了选址建造流程。
“依数据来看,这已经超出了目前对于三代战机的判定标准,说是第四代也不为过了呀。”宋文终于整理好了情绪开口说道。“这两项技术,可以说是直接把华夏的战机制造工艺抬到了世界顶尖水平了。”
“宋老,我们不必纠结于代次的划分,这只会把我们拉进军备竞赛的漩涡里面去。安稳地按照我们自己的节奏去做就好。”林名扬说道。
杨校长两手分别搭在林名扬和苏远峰的肩上,爽朗笑道:“是啊,老宋。小林说的对,即便技术层面已经到达四代机的水准,但对外公布为三代机,这也起到了迷惑敌人的作用嘛,等研制出来,试飞的那天,才更能震慑到那些内外的敌人。”
宋文看着眼前这个堂堂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此时却像极了为老不尊的地痞模样的杨校长,不禁翻起白眼来。苏远峰在风洞研发领域的建树已经算是顶级,而林名扬却几乎在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做到无敌。这两位青年才俊还都是来自国防科技大学,这也难怪杨老会有如此表现。确实值得。
宋文甚至都没多问林名扬是如何研发的这两个技术,毕竟之前已经有过太多新科技都是出自林名扬之手。珠玉在前,已经没有任何质疑的必要了。名扬出品,必属精品。这是在场的所有人的共识。
“那数据无误,可行性很高。是不是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升级改造了呢?”柯组长站起来朝宋文问道。宋文环顾四周每个人,坚定道:“通知车间,已有建造方案不变,进度不变,按原计划建设原版J10。上报高层,请求增设新生产线,用来生产建设这款拥有全新航发航电技术的J-10,研发部继续分析数据,验证衍生版本的可行性和具体方案。整套工程命名为‘10号工程’,战机代号‘猛龙’,后续衍生版各机型和外贸版机型以A-F字母作为区分。”
同日,新技术款的J-10战斗机1号原型机开始制造。猛龙现世,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