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七章屋漏逢雨(1/2)

丹徒,作为北府军先遣的刘裕兼程赶至丹徒城外。丹徒守军已无斗志,情形岌岌可危。

孙恩已经攻克丹徒城外蒜山,亲自登山擂鼓为攻城大军助威。

匆匆赶到的刘裕军不及休息,在刘裕的率领下以千人大破孙恩攻城的大军。

孙恩狼狈逃回船上,麾下部众投水而死者甚众。

然而,孙恩人多船多,见攻打丹徒失利,稍加修整后索性逆江而上,直扑建康城,而刘裕则率众镇守京口城。

可是天不佑孙恩,原本应该是东南风却刮起了西北风。孙恩的船只笨重高大,逆风而行,速度缓慢。原本一天的路程足足走了十余天。

建康城内,得知乱军将至,百姓惊恐不安,生恐孙恩进城后烧杀抢掠。

长江沿岸守护的军队与孙恩部多次交战,屡战屡败,唯有固守堡垒,不敢出战。

为安抚人心,会稽王司马道子每日前往蒋侯庙,对孙恩行厌胜之术,而司马元显则大排筵宴,招待文武大臣,试图安抚人心。

正在风雨飘摇之季,豫州刺史谯王司马尚之领六千精锐赶至,屯驻在积弩堂,城中人心稍安。

长孙肥笑道:“愚亦不知原由。大概如代芒所说,晋人中没有几个能人,不得不把他召了出来。听闻这个杨安玄勇力过人,愚希望能有机会与之在战场上一战。”

众人都欢笑出声,跟着杨安玄征战有年,立功升迁一个没少,这次战后少不了又有几人变成将军。

大军安营扎寨,长孙肥在众部将的簇拥下打量许昌城。他是魏皇拓跋珪的亲信,年少时便跟着拓跋珪南征北战,屡建功勋。

长孙肥夺取荥阳后,从荥阳各县官府的库房中收集到的粮食超过十四万石,还有近万匹布帛和数十万钱。

天色渐暗,杨安玄率众将下城,回到城下临时的住所,召集众将议事。

杨安玄站在许昌北门眺望铺陈在城外的魏军,没想到这么快就与魏国刀兵相见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魏皇拓跋珪得知晋国境内战乱,派衮州刺史(魏)长孙肥率军两万,南渡黄河,夺取晋国疆土。前年秦军攻洛,杨佺期向魏国求救,已经暴露了晋国的虚实。

城中守军仅有三千,原本城中的百姓加上从新郑、长社等城迁入的百姓将近十万人,许昌面积足够容纳这些人,但粮食只够支撑两个月。

不过,杨安玄并没有回归新息城,而是在长社一带练兵,荥阳郡被魏军攻占,杨安玄退回许昌城。

后来王恭身死,谢琰出任徐州刺史镇京口,这位刘刺史便成了北青州刺史镇彭城。

马广看着众人轻松的笑容,心中满是羡慕,看得出来这些人对杨安玄无比信任,城外的那些魏军真没放在他们心上。

乙弗部帅代芒笑道:“末将请为先锋夺取许昌城。”

长孙肥道:“代芒,你可知许昌城内是何人在防守?”

此次拓跋珪封其为镇远将军、兖州刺史,便是有意让他占领晋国兖州疆土,将魏国的地盘扩展到黄河南岸,为将来大举南下做准备。

城中物资还算充足,有上万名青壮帮着守城,麾下将士半数都是精锐,杨安玄对守住许昌城充满信心。

地图是根据朝庭所发的舆图和《禹贡地域图》、《地形方丈图》对照后重新制作的,比起原舆图详细了许多。

卢循姐夫徐道覆颇有计谋,以诱敌之计引广陵城中守兵出战,杀三千人,夺取广陵城。

大兵压境,颍川太守温详当起了缩头乌龟,带着家眷逃往建康,美其名曰向朝庭禀报敌情。

这让马广回忆起当年在北府军中,诸人对献武公也是这般信任,难怪有人说杨安玄是继献武公之后的又一名将。

得到旨意后,杨安玄下令许昌以北的新郑、长社等县百姓抢收麦田,带着物资迁入许昌城,坚壁清野。

阴绩目光闪烁,叹道:“若能让将军兼督青州军事,这点魏军算什么。”

既然这位刘刺史畏敌如鼠,让他前来反而坏事,杨安玄道:“朝庭让愚督五郡军事,青州不在愚管辖之内。”

有了这些物资人,为了将来更好地统治,长孙肥下令严禁抢掠百姓,甚至发粮赈灾。

休整五日后,长孙肥继续率军南下,准备夺取颍川郡,扩大战果。

年后,朝庭派人前来查问杨安玄夺许昌城一事。五月,下诏命杨安玄退出许昌城,温详重新坐回了大堂。

孟龙符等人脸现喜色,西平棠溪所铸的刀剑锋利胜过朝庭所发的兵械,洛阳城下秦军就曾领教过,这回轮到魏兵了,只是此事不好在马广面前议论。

另命襄城、汝南两郡增援许昌,河南郡太守辛恭靖加紧防御,随时出兵截断魏军退路。

朝庭旨意很快颁至,命都亭侯、广威将军杨安玄督河南、萦阳、襄城、颍川、汝南五郡军事,抵御魏兵入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