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华听闻此话,笑了笑,转而开口道:“还能怎么评价,反正有陛下兜底,再说了,这天下是陛下打下来的,他们叽叽喳喳,有用吗”
“诸位,别打岔,我们闾尚书是老实人,还是想想怎么办吧!”
随即,他又叹了一口气,不知道这份奏疏一旦真的实施,会不会引发地方动乱。
“诸君,这件事情不能够再继续拖下去了,必须尽快定下来,迟则生变!”
“第二条,凡无特殊情况,少缴、甚至不缴纳赋税者,一律依照大明律法处置!”
“首相大人,你怎么看”
杨英率先站了出来,环视一圈后,说到:“先说说官员这一块吧,既然迟迟都无法定下来,那么咱们就干脆就按照收税的法子,定个具体的数额!”
“重要的是,得让陛下满意!”
然后杨英颇为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旋即将目光转向陈永华,似乎是在征询陈永华的意见。
“要是官绅一体化纳粮的这项政策,迟迟无法制订出来,到时候,惹得陛下震怒,后果谁都担待不起啊!”
“第三条,官员以及地主乡绅,所需要缴纳的赋税,依据其收入的多少来决定。”
“按照官员的收入,来收取相应的银两,哪怕只收取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都是可以接受的。”
“此言差矣,奇观工程都是陛下自己出的图纸,我可从来没提议过!”
“第四条,秋天收税时,专门设置机构提供百姓告士绅的状。如果证实某士绅充当状师或中间人,从中与官府勾结,欺压庶民,一并列入‘不法士绅’名单。”
实施细则还要求通过清丈土地以及契约,挖出官绅隐匿的土地,并剥夺部分大地主以及官员的不法产业分给农民,或者承认农民在战乱中私自抢占的土地。
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把这件事情推下去,因为儒家一向有个理想,那就是实现耕者有其田。
陛下给他们兜底,他们怕啥!
“要是泄露出去了,恐引起变故!”
待确认无误后,陈永华唤来一个心腹官员,沉声吩咐道。
闾范可不背这个锅。
可话到嘴边,身体很诚实没说,因为他也觉得建那些奇观很有成就感。
只能说,他们出了雍正这个好皇帝。
而且,在涉及土地纠纷的诉讼中,《官绅一体化纳粮当差实施细则》往往倾向于百姓一方,确保耕者有其田,帮助百姓自立,进一步分化官绅的势力。
他也很想对朱克臧说:陛下,奇观误国啊!
很快,众人便重新开始制订官绅一体化纳粮的具体细则,最终,制订出来的结果如下。
众人听完陈永华的这番话,心情也是好了不少。
这群阴坏的家伙,就差没说是他这个奸臣整天忽悠陛下建东西。
“是啊,这件事情我等要是不带头,天下官员恐怕意见很大。”
如果不是雍正力挽狂澜,恐怕历史上鞑清会像当初的元朝一样,不到百年就灭亡了。
“立刻把这个送到御书房去,看看陛下那边怎么说。”
“是,首相大人!”
心腹官员闻言,旋即将记录有官绅一体化纳粮细则的奏疏,颇为郑重地接过,未作丝毫停留,快步离开了议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