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鼓足勇气有些激动地说:
“刚刚瑾儿把她的作坊交给我了,你知道有多少人!”
还不待父亲回答,母亲就接着说道:
“光干活的就有30多个,作辅助的还有10来个!”
父亲笑了,心想就因为女儿有三、四十人,妻子就激动成这个样子,拉住妻子的手,没想到手被妻子反握住,轻轻摇动着,有些激动地说:
“不是,瑾儿现在总共有将近300个有身契的人,还有,她这几年,你都不知道她赚了多少钱!你猜猜!”
父亲配合地问:“多少?”
“她盖藏书楼拿出来两万两,还给了我两万三千两当家用。
我还让她留点,她说她有什么,对叫基金,你说她赚了多少钱?!”
父亲终于听出这里的问题,坐正了身体,看着妻子问:“噢?真的?不是你猜的?”
母亲没答夫君的问话,自顾自地讲着:
“吃饭回来母亲留我们训话,说瑾儿想的主意和族里合作,瑾儿也得了钱,这么说瑾儿给族里赚了更多的钱!”
母亲跑回到桌案前,拿着一个账本指着上一年结转金额说:
“你看!”
父亲随意地看了一眼,被震惊住了,账本上恭恭整整地写着七万六千八百两。
父亲不禁回头看着妻子,两人互相对视着,母亲说:
“你也没有想到吧,孩子6年挣了这么多钱。”
父亲不置可否地道:
“的确没想到,孩子这些年究竟都做了什么?”
母亲完全没有听到夫君的疑问,有些懊恼地道:
“刚刚瑾儿带我去后院同针线房和珍工房见面,瑾儿现在还在安排事情,到现在还没回来,她这些年一定是又忙又累!
原来孩子说把针线房和珍工房交给我管,我还推脱来着,现在看起来我得帮孩子分担着,她太辛苦了。
我回来了,就不能再把责任都放在孩子一个人身上,能帮她多少就帮多少,我们不能光累着她了!”
母亲说着有些心疼地坐下,边翻账本边说:
“我们这几年啥也不缺,按季节有人送东西,住的偏僻可过日子什么都不短,恐怕都是瑾儿的功劳……”
父亲也好像反应过来:
“嗯!孩子确实做了好多事!这孩子费心了!……”
父亲也感同身受的感叹:
“这些年孩子一个人确实是受累受苦了,我们回来了,你多帮衬他吧。另外你得注意6年了,这孩子功课恐怕落下了,也不知道现在她学的怎么样了!
先别管赚了多少钱,你要提点瑾儿,千万不要因为赚了点钱,荒废了学业!我们回来了,她得接着学起来!”
“哎呀,我忘了和你说了,相公,她四书五经六艺基本都学完了,听说在和父母亲一起学《算经》。”
“这几天好好观察一下,看看孩子应该学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