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人就是图个清静,喜欢那一些鸟语花香,没什么人气的地方。
“你,去敲门。”
周姑姑在门外没有进去,人自顾自的坐在马车当中,手上拨弄着一串佛珠,嘴里还念念有词。
自从从皇家寺里回来之后,她就觉得自己的心神像是得到了安定似的,每日都要念上几回经。
得到下人通报之后,宋婉琴和郑氏两个人连衣裳也来不及换,赶紧擦了擦脸跟着出来了。
“姑姑在哪里呢?怎么到了别院里也不进来坐坐,我可是缺她那盏茶吃了!”
宋婉晴脚步轻快,看见门外停着的那辆马车时,心中一喜。
事实也确实如同她所想的那一样,周姑姑从马车里递了个包袱出来。
“姑娘,这三两日不见,你的气色越发好了。”
隔着一道帘子,周姑姑看着宋婉晴,觉得这丫头比起在皇家寺里的时候,养得更加水灵了些。
看来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那种念经送佛的地方,倒是凡尘俗世,更能养活些。
“姑姑,您这是说的哪里的话,我不过是跟着您沾光,所以气色看上去好了些。”
宋婉晴掩嘴笑着,手上掂量着那个包袱,里边轻飘飘的没什么东西,但她摸到了一个质地有些坚定的玩意儿。
“既是太子府的姑姑来了,那就赶紧到别院里坐一坐吧!我们这里新收了不少瓜果,眼下正香着呢!”
郑氏站在马车外面,不住的流转着目光,想要透过那帘子看到更多。
她眼底的那些贪欲和攀附权贵的欲望,被周姑姑一眼看了个清楚。
“老婆子还得回太子府里去,今日就不多叨叨了,等着哪天姑娘飞上高枝儿时,我再来拜贺。”
说过话之后,车夫得到了授意,从太子府里开来的那辆马车,又开始扬起了哒哒的马蹄声。
周姑姑她们一行人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这别院外又是静悄悄的,只有枝头轻颤的落叶,还发出了些声响。
“晴儿,你赶紧打开包袱,看看这太子究竟给了什么东西!”
郑氏按捺不住自己心间的欢喜,伸手想要夺过包袱。
这既是太子给的东西,那绝对是个好物件。
“娘,这屋外人多嘴杂的,被人瞧见了
多不好的,您说话的时候声音也小着点,也隔墙有耳,被人给听了去!”
宋婉晴有些恼怒的跺了跺脚,挎着那个小包袱进园子门里去了。
到了正厅的时候,她才打开了包袱,把那块白布摊在了案桌上,抖落出了里边的东西。
除了封简单的书信之外,还有一个玉佩。
玉佩看上去平平无奇,没有什么奇特的,若真要说出点不一样的地方,恐怕就是样式上是同心结的模样。
“太子爷送的就是这些东西?我瞧着这玉佩的质地也忒差了点儿。”
郑氏摸了摸那玉佩,温热的,不见有什么凉意。
“娘,您连私塾都没上过,怎么可能知道太子的意思,他定是要让我安心在这里等着,等着日后时局已定,与他同心并进。”
宋婉晴把包袱里的玉佩挂在了自己的腰间,想了又想之后,还是取下来,用手帕包着藏在了袖袋里。
这东西是个金贵的,她得小心着点,要是哪天不小心碰碎了,这日后可就是少了个念想。
书信里除了感慨多之未见之外,太子还有些感慨,当日在菩提寺里所见情景。
说是在那凉亭里,见着之后就觉得如同翩翩佳人立在了眼前,实在是心生欢喜。
她提着包袱回了自己的房里,看过半晌后,突然又想起周姑姑临走时交代的那句话了。
“我瞧着这几日日头好,姑娘有空还是去六皇子府里坐坐,毕竟有些浊气憋在肚子里,会坏了人的肝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