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妹听了,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甩了甩头发说:“那是,我家周军现在可是去了大队,她林盼盼没这福气。”
那些小孩听着这些诋毁的话,心里头那股子气怎么也压不住。
为首的孩子涨红了脸,大声反驳:“你们胡说!谁说盼盼姐没钱的?刚刚她还给我们发红包了呢!”
说着,孩子们纷纷高高举起手中的红包。
赵大妹见状,鼻子里冷哼一声,满脸不屑,尖着嗓子道:
“不就是几个红包嘛!谁知道里头装没装钱,指不定就是做做样子。
你们还当宝贝似的,高兴个什么劲。”
有个急性子的孩子,一听这话,当下就不服气地动手撕开红包。
“哇,我这里有一块钱!”他瞪大眼睛,兴奋地挥舞着纸币,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七手八脚地拆开红包。
“我这儿也是一块!”
“我的也是!”孩子们的惊呼声此起彼伏,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满是自豪与得意。
知道,这可是1973年,一块钱的购买力不容小觑。
能买上好几斤大米,或是扯上几尺棉布,在那个物资不算充裕的年代,这一块钱的红包,分量可着实不轻。
赵大妹大声嚷道:“怎么可能?这林盼盼是疯了吧?居然拿一块钱做压岁钱。”
人群中,李婶瞪大了眼睛,扯着嗓子喊道:“老天爷,这么多钱!咱们要不要还回去啊?这可都是一块钱呐!”
王婶也凑了过来,摸着下巴,附和道:“可不是嘛!盼盼这丫头,出手也太阔绰了。”
“我家小明每次去帮她卖豆腐,她都会给糖,有时还塞钱呢!”张嫂脸上挂着笑容,语气里满是夸赞。
“是啊是啊,谁要是娶了盼盼当媳妇,那真是烧高香了!”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称赞声此起彼伏。
陈叔突然提高了音量:
“这丫头以前一个月就能赚好几十,现在肯定赚得更多。
瞧这出手,日子过得别提多滋润了。”
赵大妹双手抱胸,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
“哼,打肿脸充胖子罢了,你们还真信了?
说不定背地里都揭不开锅了。”
张嫂皱了皱眉,不满地瞥了赵大妹一眼:
“大妹,你可别乱说。
林盼盼的为人大家有目共睹,她可不是那种人。”
一群人围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为林盼盼打抱不平。
张婶气得双手叉腰,指着赵大妹的鼻子说道:
“赵大妹,你摸着良心说说,盼盼以前在你家,哪点亏待过你?
从鸡叫忙到天黑,家里的活儿全包了,不用你动一根手指头。
磨豆腐、做豆腐,哪样不是她一个人扛着?对你更是孝顺,比亲闺女还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