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来说,足够的概念和前景,就等于足够的价值,李牧经历了互联飞速发展的十余年黄金期,对这个道理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知道如何在资本家面前打造出多赢的局面,双赢也好,三赢也罢,只要操盘者的格局够大、眼光够远、控盘牢靠,统统都可以实现。
李牧送给谷歌的概念是: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非搜索引擎之外,在任何语种领域内都是无可争议的nyi.1,并且普天之下没有对手,唯一有能力击败它的牧野科技也成了它的干爹,有了牧野科技作为后盾,无论是微软,还是雅虎还是其他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对谷歌的地位产生威胁,谷歌将在搜索引擎领域塑成不败之身;
李牧送给:不好意思,最近手头有点紧,那五十万的债暂时不方便给你,不过我这辆a6l是五十万提来的,要不你把这辆车开走,咱俩清帐。”
“a真正要释放给b的意思其实是:你要么接受这辆车抵消五十万债务,要么就无限期的等下去,有可能五十万到头来一分也拿不到。这样的解决方案在西方人眼里是不可理解也不可接受的,但是在华夏,多数像b这样的人会选择接受这桩看起来明显不合适的买卖,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不伤和气的同时,又能尽可能挽回损失的最好解决办法;”
“于是,这桩债务的最终实际的解决方案就是:a将一辆最多只值20来万的车给了b,抵消了他与b的五十万债务,看起来a好像非常无耻,但不得否认,这确实是一桩你情我愿的合法交易,从这一点来说,a是成功的,他成功的将五十万债务,以二十万的实际价值合法解决,这就是华夏老百姓间常见的‘恶意被并购’。”
这篇文章在硅谷与华尔街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许多人都在讨论文章中提及的案例,讨论这种东方式的谋略,并将其当做衡量李牧这次“恶意被并购”的标准,很多人惊讶的发现,李牧把muye&baidu卖给谷歌的方法,跟rui-liu在文章中提到的以车抵债有一个非常大的相似点,他们都是用谋略去合理的耍无赖,用计谋而不是用暴力,去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接受一桩明显不合理也不公平的合作。
但是rui-liu的文章中还有一段话让西方精英们非常认可,他说:“其实任何商业交易严格上来说,都是不公平的,可口可乐一瓶的实际物料成本可能只有几美分,但在美国要卖到差不多一美元,几十倍的差距,公平吗?中间商以1美元的价格从供应商手里收购某种商品,再以数美元的价格卖给用户,公平吗?”
“既然可口可乐能把半加仑的水和白砂糖以及其他添加剂混合出来的东西卖到三美元,那李牧为什么不能把价值1000万美元的公司卖到几十亿美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