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5章 小小的草药专家(2/2)

第二天,赵静就在学校调研了学生的意见,结论当时是非常愿意。而且知道是他们自己去采草药挣这个口琴钱,那积极劲就别提了。

为确保安全,赵静采用“轮班制”——每周三下午,两个年级为一组,轮流由老师带领去采药。

很快,整个学校掀起了一股“识草药”热潮。每天下课,不是比跳绳比跑步,是“比谁认识的草药多”。

而这其中,方素薇成了小小“草药专家”。

她把赵静给她买的中医书全翻了个遍,然后把书中介绍的常见草药做了笔记。再加上平时从齐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一下子就在脑子里构起了一张庞大的“药草地图”。

每次轮到四年级采药,他们不仅摘常见的蒲公英、金银花,方素薇还会带着同学认其他草药,“这是车前草,叶子厚、筋多,采的时候要挑大一点的。”又或是蹲在田边,用小刀挖起一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茎叶:“这个是马齿苋,洗干净晒干了可以治痢疾的。”

每回采完药,方素薇就拎着一堆草药回家,一株株地摆在院子里分类,用铅笔在小纸条上写上名字,有些干脆是她自己画的小标记。她按书本的图谱对照,还把形状、采摘部位、用途一一写清楚。

如果有不确定的,她就拿去问齐老师。齐老师第一次看到她带来的那一包草药样本时,眼镜都差点掉下来:“这是紫花地丁?你哪儿找来的?现在都很少见了。”再一看她做的小卡片,只感慨:“你这比大人都细致。”

更让人惊讶的是,方素薇还把整理好的草药样本做成了一个简单的“草药图册”。由赵静看完后,做成了六份,一个年级一份。当然,纳入草药图册的草药都是经张凤英确认,供销社会采购的。

就这样,原本只知道采金银花、蒲公英的孩子们,开始认得什么是龙葵、地骨皮、败酱草。全校采草药的种类一夜之间丰富起来。

后来赵静又在学校里组织了一个“草药处理小分队”,让方素薇带着十几个细心的同学,一起在学校里处理草药。他们用竹筐清洗、晒干、分拣。

到了五月底,供销合作社收到这一批草药时,验收员看着那整整齐齐摆着、分类清楚、干燥标准的十几种草药,眼睛都直了。这哪里像是学校采的药啊,倒像是一个中医馆采的药。

清点完毕,一共卖了两百五十七万三千五百元券。

而另一边,张凤英也和厂家把口琴价格谈到了一万八千元券一把。于是这一下子,不仅能买到一百二十把口琴,还有四十一万三千五百元券的剩余。

口琴到的那一天,学校操场上排了六个纵队,一个一个领口琴。仪式感十足。

领完口琴,赵校长发表讲话,“同学们,这口琴是你们一根一根草药地采出来的,是你们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咱们上口琴课,不要开小差,要好好学,才不辜负你们的辛苦劳动。”

这话一落,底下顿时爆发出热烈掌声。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