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的运气好像不太好,因为从小就在冷水里面洗东西。
即使是冬天,一大家子大大小小的衣服都是她和二妹泡在冷水里洗的。
因此她每次来月经的时候都痛的要死要活的。
她运气不好,高考的时候就碰到来月经了,在考场上因为紧张,还差点痛晕过去了,因此发挥失常了。
但是以她家的条件是不会允许她复读的。
别说复读了,要不是她和安铸是初中同学,从初中开始就处对象了,再加上安铸执意要娶她,她现在就不是这种生活了。
要么就是她妈随便挑个彩礼出的高的嫁了,要么就是和二妹一样下乡了。
要知道她妈送她上高中,主要是看她成绩不错,希望她能考个大学好,可以出个高价的彩礼。
但谁想到她没考上,当初高考没考上,她被她妈打的去了半条命。
因此听到安苒说高考恢复了她还是非常激动的,但是激动归激动,去参加高考的话还是算了。
十来年了,她从来没有看过书,知识早就忘得差不多了,再捡起来是需要时间的。
家里两个孩子,还有这么多事情,她根本就没有时间去看书。
再加上现在的生活也不错的,她挺满意现在的生活的,没必要再去闹了。
还有一点,就是即使什么都不管,即使她考上了,那读大学的名额也不一定能到她手里。
到时候她妈肯定会来闹的,如果她不给的话,她妈也有办法能让她也上不成那个大学的,所以完全没必要了。
但她还是希望将这个消息传给她二妹的,二妹自下乡之后联系就少了很多,这两年联系的越来越少了。
她知道二妹在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但她已经尽量帮衬了。
不过即使尽量帮衬也只能帮衬那么多,毕竟她没有工作。
而且是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没有工作,在安家,她家本来就是条件最差的。
她也不好拿着安铸的钱去帮衬娘家,更不要说安铸还有一大家子要养呢。
像安铭和安苒他们,都是双职工,他们家只有安铸一个人撑着,所以更不能拿安铸的钱去贴补娘家人了。
所以她能帮衬的只有这么多,要是二妹能通过高考的机会考回来,那就太好了。
现在政策还没有下来,既然是安苒的公公说的话,那就一定是真的。
趁着政策还没下来之前,让二妹提早复习,这样肯定能提高考中的几率的。
至于她娘家人那边肯定也是要说的,如果她知道又没说,等政策下来了,她娘肯定会来兴师问罪的。
她不想跟她娘吵,每次她娘一闹腾,她公公婆婆的脸色就会不太好。
她不想让她的娘家人来打扰她现在的生活。
还有就是这件事又只需要她回去说一声就而已,又不需要她做什么。
如果因为她提前通知了家里能够多几个大学生,那对她也是有好处的。
毕竟这是光宗耀祖的事,谁也不会嫌多,自然是越多越好。
看关琳这样安苒也没说什么了,反正她说是说了的,至于关琳愿不愿意去就不关她的事了。
白秋看向安苒,“你这是准备参加高考吗?如果要复习,没有时间照顾安安和甜甜,可以将安安和甜甜送回来住的。
家里又不是住不下,更何况安安和甜甜下学期来市里读书了,在家里住就更方便了,毕竟回家总比回你们家属院那边要近一些。”
“不用了,我不打算参加高考。”
听到这话白秋一愣,“为什么?是小毅不同意吗?这不可能吧?”
毕竟当初安苒可是借着俞毅的身份在家属院那边倒腾东西,俞毅都帮忙打掩护的。
没道理安苒去上大学就不同意了,安苒上大学对俞毅来说是百利无一害的。
毕竟有个大学文凭的媳妇带出去他也更有面子。
至于安苒怕考不上,那应该是不可能的。
毕竟以前安苒的成绩可是非常好的,现在又提前知道这件事,提前复习,考上大学的几率比一般人还是要大一些的。
“没有那个必要了,我现在的生活也挺好的,就没必要再多此一举了。
更不要说安安下个学期就读高中了,三年后就读大学了。
如果我考上了的话,三年后是还没有毕业的。
到时候这是要我们母子俩一起读大学吗?那他到时候是不是还可以叫我学姐?”
白秋:“……”
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随便你吧,反正你自己有主意就行。”
她这个闺女是最不需要她操心的,因为是家里日子过得最好的。
不仅是家里日子过得最好的,她的日子本来就过得非常好,所以考不考大学都无所谓。
考上了无非就是锦上添花罢了,不考也没什么的。
安苒看了看时间不早了,看向白秋道,“妈那你到时候和大嫂说一下这件事,我就先走了。”
白秋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一定会说的。”
这么重的事情她肯定要和大儿媳说的,毕竟大儿媳娘家可是有侄子侄女下乡了的。
安苒将事情和安家人说了之后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
毕竟消息她已经通知到了,到时候别说她知情不报。
至于他们要不要高考,那就不关她的事了。
要是他们不想参加,她也不可能按着人家的脑袋参加的。
至于和朋友说这件事,安苒没打算现在就说,打算过一段时间再说。
现在才七月份,她才得到这消息,还是俞毅和俞松说的。
其他人更是连风声都没有听说过,她现在去和别人说,人家也不一定相信。
她记得那书上是说到十月份才公布消息的,等到八月份了,她再说这件事。
到那时候家里有关系的人一定会听到一些风声的,她也不需要告诉个消息还费尽心思去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