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马鞍山的夜晚被各路店铺的霓虹灯牌照亮,冯亦如到的时候,菜已经上了几个了。
他皱眉看了眼油渍斑驳的凳子,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阿玛尼西装搭在椅背上。
“冯工,来尝尝这个。”陈默推过来一碟刚炒好的田螺,“黄二姐的秘制酱料,全鹏城独一份。”
又是黄二姐大排档,陈默重生以后梦开始的地方。
一年前他就是在这里,凭借着自已的伶牙俐齿,忽悠胡笳签搬迁协议的。
今天又要忽悠...不对,今天又要说服眼前这个叫冯亦如的男人。
冯亦如,男,32岁,清华大学本科直博,当年最年轻的OracleACE。
2010年华兴自研高斯数据库的带头人,目前20级的资深数据库专家。
OracleACE可不简单,O记这个大型跨国企业评选出来对整个Oracle生态有帮助的专家,早期全球只有80来个,中国只有12个。
而且我们国家这一波早期的ACE就没一个简单的,有阿里的两个P10——李晶和洪柏涛,还有后来创业成功的盖强,他创建的墨天轮公司稳坐国内数据库服务商头把交椅。
陈默看着对面这个头发修剪得一丝不苟的男人的第一反应却是——看来前年高斯数据库项目被华兴内部降级以后这个叫冯亦如的男人的精气神都被抽走了。
冯亦如用纸巾擦了三次筷子才夹起一颗:“陈部长好雅兴,项目启动会刚开完就来吃大排档?”
他再次扫了眼油腻的塑料凳,高级西装与周围格格不入,“我九点多还有个...”
“我知道,跟微软美国的云服务洽谈嘛。”陈默扯下手套喝了一口大排档免费的茶水,“我已经帮你推了——就说咱们的高斯数据库之父突发急事。”
冯亦如脸色骤变,金丝眼镜滑到鼻尖:“你!”
“2010年你带队写出高斯第一行代码,2013年却调去做云存储。”陈默把平板推过去,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故障报告,“知道现在高斯团队被逼成什么样吗?新人改不动核心代码,老人都快累垮了。”
隔壁桌突然爆发出欢呼,一群码农正在用笔记本外接屏看电竞比赛。
陈默也转头过去看了一眼,冯亦如则是微微皱眉,“当年明明说好了给我五年时间的...”
“现在机会来了,徐董担任组长,郑董担任总顾问的公司P0级项目”陈默直视着对方眼睛,“仅是数据库这一块,我已经找郑总批了二十个博士名额。另外,今年校招的ACM(程序比赛)金牌选手任你挑。”
见冯亦如心动,陈默又加了一把火,“清北复交的天才,MIT的分布式系统专家,或者是中科院那帮老专家,你要你吭声,我就想办法给你薅来。”
他有底气说这个话,之前让他负责核心替代系统的时候,郑总就答应过他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
老板娘端来麻辣田螺,红油差一点滴在冯亦如的纪梵希袖口上,连连道歉。
冯亦如让老板娘去忙自已的,面无表情的想着心事,他突然说道,“当年我走的时候,高斯还是相对稳定的。”仿佛想得到陈默的认可。
“现在每天只能保障八小时稳定运行,但吞吐量只有Oracle的60%。”陈默调出测试数据,“我需要你带队重写事务处理模块。”
“凭什么?”
“凭你自已当年说要带团队做出中国人自已的国产数据库,这话还作数吗?”
冯亦如的筷子停在半空,油滴落回盘子里,他的思绪回到了刚刚博士毕业后的那几年——那会儿全国玩数据库的人谁不竖着大拇指称呼自已一句行业大牛,网上到处都是转发自已写在(IT技术交流平台)上的技术文档和数据库教程。
他记得自已是在鲜花和掌声中开启的高斯项目,却在默默无闻中离开。
昏黄的灯光中响起打火机的声音,冯亦如点燃一支烟,火光映出他颤抖的嘴角:“当年我女儿出生那天,高斯第一次通过压力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