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一时失言让刘备心中无比感慨和兴奋。
但他却并未表现出太过于激动的态度。
毕竟孙绍在此,也就有所安敛,只拉着太史慈的手安慰道:“子义啊,于备而言,海昏诸军远远没有一个太史子义重要。且公子绍尚幼,前路漫漫,正赖君悉心匡扶照拂!万不可以身犯险。”
话已至此,太史慈也不便坚持。
他心中亦明白,刘备把长沙之地交给他。
自己必须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一不得与同僚起龃龉纷争,二要保护长沙不被孙权所侵,三要借助自己的名望吸纳海昏诸县的能人异士。
此外,也要教导孙绍成长,使其感皇叔之恩。
刘备于桂阳与太史慈宴数日,又交待吴巨好好守备桂阳,而后一并北上去往长沙。
刘磐于城门口跪拜相迎。
刘备引荐太史慈与其相见。
刘磐知主公仁善,曾善待于刘琦公子,又提拔他为长沙太守,乃恩德知遇之主。
后势力渐强,在他的治理下,荆州大有与江北分庭抗礼之势。
今引太史慈来投,乃以孙绍于长沙吸纳江东势力。
作为荆州本土势力的代表,他该怎么做?
霸占长沙,欺凌孙绍,以示不满?
非也!
明知主公目的,却因一己之私,悖逆其行。
乃是最没有政治远见的做法。
刘磐乃士族子弟,亦无称雄之心,很多事情看得通透。
明白越是这等时候,越要对主公的决策表现支持,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于是,得见太史慈之势,哈哈大笑:“太史将军!昔日阵前厮杀,不想今日竟能把酒言欢,快哉快哉!刘磐在此,欢迎将军来我长沙!”
太史慈亦抱拳言道:“刘将军!昔日沙场对决,彼此各忠其主。今有幸携手,愿共辅明主,保长沙无虞!”
上隶荆州刺史部,辖临湘、浏阳、攸、茶陵、安成、酃、湘南(侯国)、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容陵、醴陵等县。
地盘甚广,幅员辽阔。
原本临湘县为长沙府治所,刘磐常处攸县以防备江东。
今江东战事消弭,刘磐亦归至临湘主持政务。
便为孙绍于湘南安置府邸,食罗县之奉,太史慈掌五千兵马,守备攸县。
未及数日,有数海昏旧部越荆地来投。
孙权听闻此事,闭着眼,半晌未说出话来。
有些事,到底还是无法挽回了。
如今之局,是否当治部下办事不力之罪?
治谁?
程普未守住吴县?
还是吕凯办事不力,使孙绍为敌所劫?
又或是周瑜未阻止太史慈西逃?
亦或是凌统、朱然等作战不利,潘璋、陈武无功而返?
不应该!
毕竟前番自己失误被擒,大损江东之势。
今虽属下作战不利,亦有自己判断失误之由,若一一治罪,实令众将寒心。
帝王之道,既要有嬴祖杀伐决断之果敢,亦要有勾践忍辱负重之坚韧。
孙权努力的告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