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方砚台的四周浅框凸起,砚池略低,反面抄手深挖,留角状四足,整体造作极简,古风盎然。
“宋代的吗?”沈世杰欣赏了一会,问道。
楚健摇头:“不是,清代的,只不过它的外观形式仿宋而已。”
这样的情况,在清朝特别流行,尤其是瓷器方面。
但其实也不能只能说清朝,各朝各代几乎都有喜欢仿古的皇帝,那么就极容易引起一股风潮,从皇帝到官员,再到整个文人阶层,乃至社会各界模仿。
时至今日,虽然没有皇帝了,但这样的事情也没断过。
就说宋朝,很多东西不也喜欢仿汉吗?
“老板,这东西要吗?值多少钱?”缺颗牙的男人舔着脸过来问道。
虽然是满脸热情,极具讨好的媚态,但那笑容让人看着很不舒服,让人深刻理解一个词语——有碍观瞻。
“你这东西没之前那枚铜币珍贵,我只能给你一千万缅币。”楚健跟他说道。
三万五千人民币左右。
“老板,再加点吧?”
尽管一千万缅币也超出他的意料,达到了他的期待值,但能争取肯定要好好争取一番,毕竟这种机会难得,可能一辈子就只有这么一次。
玛丽和方茹两人不约而同地翻译,撞在一起了。
楚健皱着眉想了想,过了几秒钟,就在气氛有点尴尬之时,才松口:“那就再加两百万吧!”
实际上,这方洮砚值一百万人民币出头。
他能出三万多,应该算公道的了。如果是其他人,随便给个几十万缅币打发,甚至更低。
起码楚健觉得自己对得起良心,算吃相好看的了。要知道,这些人可不是自己同胞。
这家人得知楚健加了两百万,大喜过望,甚至有点得意忘形。
看这家人的表现,楚健感觉挺没意思的,立即让何大柱给钱,拿着那方砚台便离开这里,实在有点看不下去那嘴脸。
他们刚出去,没走多远,迎面走来一位光着脚的村民,手里还拿着东西。
“老何,他手上的东西不错,值一百几十万,你去收吧!”楚健开口道。
总不能让何大柱白白陪同吧?应该让人家参与、参与。这两天,何大柱可是给了他们不少方便。
对待朋友,楚健向来不会吝啬。
何大柱听后,开心道:“行!我来。”
玛丽和大波莲明知道楚健等人在占自己村民的便宜,但都选择默不作声,甚至在一旁协助。
反正又不是自己家,其他村民跟她们有什么关系?
何大柱伸手:“让我看看。”
那村民看了眼楚健,见楚健没有反应,似乎不感兴趣,只好把东西放在何大柱手里。
如果在国内,这是不符合行规的。
因为那是瓷器,正所谓“瓷不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