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7月4日凌晨五时二十分,大雨早在数小时前便平息了下来,泥土的醇厚土腥味在空气中肆意弥漫,其中还混合着花草树木雨后散发的清新味道。
距金阳关约八公里的赖家堡外,山野间几块紧密相连的荒地间,随着迈巴赫hL108tUKR型汽油发动机发动,V12自吸的轰鸣声打破了雨后的寂静,数十辆SdKfz9型半履带牵引车的高功率车大灯,将整个山野四周都照得通亮。
“火炮入位!”
随着指挥员的指令下达,数十辆履带式牵引车的引擎轰鸣着,开始通过倒车的方式,将36门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18门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分别牵引到提前挖掘好的炮位上。
炮兵班的炮兵们一拥而上,取下榴弹炮开脚式大架上的固定插销,用力地将将两根驻锄分开,然后放置到早已挖掘好,并放置了支撑垫板的驻锄坑内。
装填手拿起大锤,开始猛砸驻锄钉,将驻锄稳稳固定住,以增强火炮射击时的稳定性。瞄准手从随身挎着的木盒中,取出火炮瞄准镜和周视瞄准镜,安装到炮身上。引信手和装药手也分工有序,忙着给炮弹安装引信、准备发射药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五分钟后,三个炮兵营皆完成部署,各营指挥员随即开始发布指令。
“全营射击敌火炮阵地!标尺574!基准向右062!高爆榴弹,瞬发引信,五号装药,无需试射,准备装填!”
瞄准手迅速调整好榴弹炮的仰角和射向,主装填手则是在副装填手的协助下,将炮弹和装药推入炮膛关闭炮闩。
“四号炮好!”
“六号炮好!”
“一号炮好!”
……
“预备~放!”随着各营指挥员一声令下,被分开部署的56门105\/150毫米榴弹炮,相继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声。
“轰轰……轰轰……”
56枚大口径炮弹,向着数公里外的敌军炮兵阵地疾速飞去。
……
金阳关左虎山城墙后约一公里处,8门bL型3英寸山炮、8门qF型3.7英寸野炮,光明正大的摆放在一处广场上。
从这些一水的鹰式火炮,便能大致判断出,这准是武昭军的炮兵部队。
毕竟,武昭总督何瞿华背后的支持势力,就是那个号称搅屎棍的鹰利国,也只有武昭军才能拥有大量鹰式武器。
事实也确实如此,这些正是武昭第57步兵师的师属炮兵营和炮兵连。
随行的大多数炮兵,现在都挤在周围,那些由稻草和木头,简易搭建起来的棚屋中睡觉,只剩下少数负责执勤的炮兵,聚拢坐在数个火堆前哈欠连天。
“唰……唰……唰……”
炮弹下坠的呼啸声,让执勤的士兵的眼睛,不由自主的挣脱眼皮的束缚。
“诶,这什么声音?”一名炮兵好奇抬起头,向着有些鱼肚白的天空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