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不能记载的夜
就在白崇禧东拼西凑,开始为平安镇的战斗做准备时,日寇动了。
10月14日上午10时
谷寿夫签署《平安镇至泥城镇扫荡命令》
10月14日上午11时
平安镇西侧15公里外的泥城镇沦陷,来不及逃走的近千百姓深陷日寇刀枪之下。
上午12时,第13联队第1、2大队分别从平安镇左翼与右翼绕道。
第1大队兵锋出现在奉城外,与171师杨俊昌发生战斗。
第2大队试图切断奉城至南汇公路时遭遇教导总队预备队,双方在平安镇北5公里发生激战。
下午13时,一支秘密部队从青浦出发,三卡车的队伍一路疾驰,过松江直抵奉贤,预计下午17时可以抵达奉城。
下午14时,沈家栋几人抵达奉城,联合173一营,共计700人突破日寇第1大队封锁,突入平安镇。
下午15时,总指挥部一封电报拍在沈复兴脑门上,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命他尽快撤军,重新组织防守。
下午16时,黔军第76师张钫部,黔军第34独立旅罗启疆部归属右翼军指挥。
第76师自嘉兴前往乍浦、全公亭与金山卫一线换防税警总团。
第34独立旅已抵达松江,被调往奉贤拱卫司令部。
下午17时,176师换防柘林、漕泾、西新的税警4、5团。
下午18时,税警4团一部与5团一部联合171师猛攻日寇13联队第2大队,暂时打开道口子,有千人队伍混着三辆军车突入平安镇。
入夜19时,日寇封锁的队伍增加至4个大队。
截止现在,第6师团步兵第13联队、步兵第17联队、步兵第45联队、骑兵第6联队、辎重兵第6联队、野炮兵第6联队已经完成登陆。
谷寿夫麾下总兵力已超过18000人!
晚上20时
平安镇被彻底围困,税警第4、6团,171师与教导总队预备队已断绝与平安镇军队联系。
平安镇税警4团、6团一部与教导总队合兵一处,兵力不足3500人,含炮兵、特种作战部队400人。
晚上21时
谷寿夫接到汇报,围点打援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
“电告松井石根阁下,第6师团已基本完成登陆,我部拟围困平安镇支那部队,主力歼灭其支援部队,并逐渐扩大登陆面。”
“哦,补充一句,根据俘虏消息,沈复兴此刻就在平安镇,可以在宣传上做一些文章。”
晚上22时
外冈镇、奉贤与金陵各处都接到消息:【沈复兴又被围了】。
没错,又!
不光是陈诚,就算是新来的朱绍良都感觉这家伙有些点背。
怎么去哪儿就在哪儿被围,要么自己主动挑衅被围,要么被动防守被围,这次干脆,主动跳进包围圈被围。
头皮发麻!
真正的头皮发麻!
夜晚的外冈镇再次陷入不眠,不过这次只有顾祝同,自然安静很多。
因为大家都没办法!
总指挥回金陵,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迁都事宜。
虽然没法公布,但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军界与政界的共识。
在将绝对精锐嫡系全部投入淞沪后,已经没有人可以动摇他的位置,这时候地方派系要造反,老百姓是第一个不答应。
淞沪打得太惨了,今天早上的公告里面,宣传部特地公布了一组数字:
金陵嫡系与各路援军,在申城伤亡超过20万,日寇伤亡超过8万!
当然,这是美化之后的。
可足以看见一个国家的抵抗之心。
外冈镇这边没有办法,金陵的富人开始了最后的迁移,再顽固的老人,也不得不接受内迁的想法,子女都要走了,自己留着做什么
但百姓还不知道,金陵方面打算封锁消息,以免造成恐慌。
晚上23时
平安镇北,税警团与教导队临时指挥部。
沈复兴、老王、邱清泉三人加上团级以上军官共7人集中此处,其中有个特殊人物,化学总队队长李忍涛。
照例,还是老王先介绍作战计划:“情况大家都清楚了,既然来了,那只能说现在都是一条船上的自己人。”
“今夜的计划,只能执行,不能外传,不能记在日记里,作战档案彻底封存,有问题吗”
所有人默默点头,意志坚定。
“凌晨2点,后勤连会将所有汽油倒入排水渠,部分炸药也已经埋设完毕,2点30分准时点燃。”
“2点35分,税警6团开始在平安路东侧启动破墙进攻计划,吸引日寇主力。”
“2点50分,教导总队4团自西侧开始破墙进攻计划,目标城南!”
“3点05分,正面炮火开始覆盖平安路路口街垒,税警4团开启正面突击,这是最后一次吸引火力。”
“3点20分,由沈家栋率领400人敢死队,发动特种突袭,李队长,这边就需要您配合了。”
化学总队队长李忍涛默默点头,一个字没有多说,老王继续介绍计划:
“敢死队务必在4点之前,冲破敌正面防守,直抵城南,根据抓回的舌头情报,指挥部位于城南土地庙。”
“【夜不收】将跟在敢死队身后,沈营长,请记住,你们需要用身体为【夜不收】趟出一条路。”
“只要最后的【斩首计划】成功,外围的171师、教导预备队与税警部队会配合我们打开封锁。”
“最后,只留下一座焚毁的平安镇!”
说到这里,众人都觉得有些紧张,这次的计划极为冒险。
可一旦成功,收获极大。
除了杀死这个在保定附近就犯下累累血债的屠夫,烧毁的平安镇也将打击小鬼子的登陆进度。
如果有机会.没有了补给之后,说不定还能占点便宜。
会议结束,众人很快散去,但老王、沈复兴与邱清泉没有离开。
沈复兴沉声问道:“确定安排好了吗”
老王点头:“四人都已经送到,来得时候带着防毒面具,现在也隔离在单间,都已经换上了日寇的作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