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渤海公厚爱
八月的洛阳已是秋风飒飒,龙门两侧山野层林尽染、枫叶如霞。
因为新安道仍是积涝不通,张岱一行不得已由崤函南道绕路归都,当抵达洛阳南郊的时候,时间都已经过了中秋。
此时的洛阳南郊仍然残留着不少之前暴雨留下的痕迹,农田遭受了不小的破坏,且多有役丁农人们在修缮河渠堤堰。
但情况看起来倒是比张岱预想中要好了不少,并没有看到连片被摧毁的田舍村邑,也没有形成规模极大的洪涝地区,较之他们沿途所行经的一些地区受灾都要轻了一些。
不过张岱眼下也没有心情停下来查问原因何在,而是快速的穿过洛阳南郊径直入城。入城后张岱也没有直返张家大宅,而是沿天街继续北行,一路抵达洛北靠近皇城的道光坊中。
之前朝廷有关他的任命只是一桩小事,自然不值得传驿通知,张岱之所以能够知晓,还是由高力士派人前往桃林驿告知他。
高力士这么做,也是在传递某种讯息,所以张岱在返回洛阳后便直接前往道化坊高力士的宅邸拜见。
唐代太监在宫外设宅者不乏,高力士作为太监中的领头羊,两京之中俱有其宅田产业,道光坊这座大宅较之康俗坊张家都不遑多让,同样门阁壮阔、列戟于前,只是门外没有沙堤。
当然张说罢相后,张家门前的沙堤便也被除走,再想堆设起来,怕是得等到张岱日后入朝拜相了。
张岱眼下倒是没有时间畅想吹牛,他现在迫切的想要搞清楚究竟谁在搞他。
他现在被任命武当县尉可不是去跟张三丰做道友,武当县正位于山南均州境内,就是李林甫被贬去的地方,他要真去做官,不用想也知道李林甫会怎么收拾他。
真要去了那种地方,想要搞什么有脑子的斗争都是奢想,直接敲死丢汉水喂鱼都是轻的!
高氏门前访客众多,张岱让丁青入前投帖,过了一会儿才有家奴将他们主仆引入,并请张岱在前堂稍候片刻。堂中也有其他宾客等候,不过张岱也都不怎么认识。
又过了一会儿,又有家奴走进来将张岱往后引送到一处阁楼中,然后才说道:“主公今日当直奉宸,家中唯几位郎君交接宾客。主公曾嘱,张公子不是俗客,若来则请稍待,主公不久即归。”
张岱对高力士家事情况也有了解,太监通常会收小太监做养子,但其家奴口中所称家中几位郎君还真不是小太监。
高力士本名冯元一,出身岭南大族冯氏,是冼夫人的后人,其人显达之后,流落在岭南的族人也纷纷前来投奔。同一时期另一个地位较之高力士还要更显赫几分的大太监杨思勖,同样也是出身岭南豪族。
此刻时间已经到了午后,张岱又在这里等到了将近傍晚时分,一身紫袍的高力士才从门外走进来,他连忙起身相迎道:“渤海公……”
“慌了”
高力士望着眉眼间有些焦虑的少年,口中微微一笑,抬手递给张岱一份文书。
张岱接过来匆匆一览,发现乃是由吏部所拟、门下省发出授任他为武当尉的告身,脸色顿时变得又难看几分。
“告身已经驳回作废了,你也可以留下来,提醒自己人心险恶。”
高力士走上堂中坐定下来,又对张岱笑语说道。
张岱闻言后忙不迭向高力士深揖道:“多谢渤海公庇护,使小子免赴险恶之境遭受奸徒加害。只不过……”
“只不过你更想知道谁人设计加害,你家人对此为何又不作反驳罢”
高力士看着神情依旧沉重严肃的少年,又笑语问道。
张岱闻言后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何人加害他,他就算没有十成的把握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但这件事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此明显的针对性报复,他家人怎么能任由事情发生、甚至告身都下达出来,要高力士帮忙出手驳回
“过去这段时间,都中发生许多事。燕公虽已致仕,但毕竟立朝多年,遗泽不浅,你耶因获新职,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