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章 子义穿云(2/2)

周瑜的声音在这紧张的时刻响起:“子义,傀儡的双目!”

太史慈旋身连珠三箭,箭箭穿透傀儡眼窝。箭簇入孔的刹那,藏于颅内的机关蜂巢炸裂——毒蜂翅膀上竟用金粉绘着骊山地宫的暗道图!董卓的赶山鞭趁机卷住冰雾,紫芒暴涨间,冰晶凝成百支透骨钉射向太史慈藏身处!

崖顶碎石崩裂,太史慈纵身跃下。

半空中他反手抽出背后特制的“穿云箭”,箭杆上密布细孔——孔中暗藏大乔调制的“迷目砂”。箭离弦时砂粒激射,在晨光中织成金雾,透骨钉触及砂雾竟如陷泥沼!

“好箭!”周瑜的琴弦勾住崖壁藤蔓,将太史慈拽向安全处,“看箭楼基座!”

太史慈定睛望去,箭楼底部不知何时已布满青苔——苔藓排列的纹路,竟与困龙阵的阵图完全一致!他咬破指尖将血抹在箭簇,第五箭直射基座裂缝。血箭入石的刹那,地底传来机括暴响——

九条青铜锁链破土而出,链头拴着的不是重锤,而是浸泡药液的西凉死士!死士胸腔洞开,内藏的墨家火鸢遇风展翅,爪中抓着的《讨董檄文》残页浸满磷粉!

“公瑾,火鸢七寸!”太史慈嘶吼着射出第六箭。

周瑜的焦尾琴凌空劈斩,琴弦切断三只火鸢的尾羽。失控的火鸢撞向箭楼,磷粉遇青苔爆燃,整座箭楼瞬间化作火炬!董卓的星纹铠在火中扭曲,他狞笑着撕开胸甲,露出内衬的《始皇东巡图》:“太史慈!可识得此物?!”

图中标注的琅琊台密道突然泛起血光,与燃烧的箭楼基座产生共鸣。地底传来龙吟般的震颤,三百具青铜战车破土而出——车辕上架着的不是长戈,而是放大十倍的犀角弓仿品!

“江东神射?且看始皇的破云弩!”

董卓的赶山鞭猛击地面,战车阵列齐射。弩箭竟是用骊山温泉石打磨,箭身刻满压制玉玺之力的咒文!太史慈的犀角弓弦崩断,他反手抽出腰间短刃,刀光过处,七支石箭应声而断。

周瑜的白袍突然卷住战车轱辘:“子义,坎位水脉!”

太史慈会意,最后一支穿云箭沾满护城河水,箭出如龙。箭簇穿透三辆战车的间隙,精准扎入地脉裂缝——骊山温泉水喷涌而出,遇咒文石箭即凝成盐晶,弩阵机括瞬间锈死!

五更鼓歇时,万籁俱寂,唯有那箭楼在一片静谧中发出一声轰然巨响,倾塌而下。烟尘滚滚中,董卓独臂紧紧攀附在青铜锁链上,他的星纹铠被盐晶覆盖,远远望去,宛如一个雪人。

太史慈屹立于残弩之上,他的身影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高大。染血的犀角弓被他稳稳地握在手中,弓弦紧绷,箭头直指正下方的董卓咽喉,冷冷地说道:“这一箭,为庐江的冤魂!”

话音未落,弓弦猛地一颤,穿云箭如闪电般疾驰而出。然而,就在这一刹那,一道黑影自云层中劈落,如雷霆万钧——竟是吕布的方天画戟!戟尖如钩,精准地勾住了穿云箭,然后猛地一甩,箭杆在空中瞬间炸裂成无数碎片,四下散落。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藏于箭中的玉玺残片却并未随箭杆一同破碎,而是如流星般直直坠入鄱阳湖,激起一道高达九丈的巨大水柱!水花四溅,水雾弥漫,待水雾散尽时,湖面上竟缓缓浮起了九尊无字碑。

这些无字碑通体漆黑,仿佛是从湖底深处浮出一般。当它们完全露出水面时,碑文遇水显形,竟是董卓用自己的黑血书写而成的五个大字——“孙策殒命处”!

而在对岸的芦苇荡中,小乔的焦尾琴突然奏响了一曲《招魂》。那悠扬的琴音如泣如诉,仿佛是在为孙策招魂。随着琴音的流淌,那九尊无字碑上的血字竟像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开始扭曲、舞动,最后化作了一面面江东战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