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华亲自为陈大力颁发见义勇为奖章,镁光灯下的他笑得有些僵硬。会后,王振华把陈大力拉到一边,";老陈,有个大项目想请你参与。";他递过来一份文件,标题是";火星移民计划——重力适应训练舱";。
";咱们要建太空电梯,需要测试人类在超高重力下的生理反应。";王振华说。陈大力瞪大了眼睛,";那得造多大的电梯啊?比港珠澳大桥还长?";王振华笑着摇头,";比那复杂多了。";
训练舱里,陈大力第一次体验到三倍地球重力。他的肌肉在金属舱壁上撑出青筋,骨骼发出爆豆般的脆响。当重力调至五倍时,他突然看见饕餮纹身发出幽蓝光芒,那些纹路竟然在皮肤下蠕动,组成一个发光的星图。
第六章:熵增定律
陈大力在训练舱里度过了三个月。当他走出舱门时,发现自己银行卡里多了十个零。王振华递给他一张黑卡,";这是火星殖民地的临时账户,你的工资以后都打这里。";陈大力接过卡,突然想起什么,";那我以后吃饭得换个大盆了。";
回到临江基地,陈大力发现工友们看他的眼神变了。有人私下议论他是外星人,有人猜测他得了某种基因改造。只有林工悄悄告诉他,港珠澳大桥的维修成本比预算低了40%,那些原本需要重型机械的作业,现在全靠他一个人。
";老陈,你有没有想过...";林工欲言又止,";其实你的力量不是来自肌肉,而是某种能量场?就像暗物质?";陈大力挠挠头,";暗物质?那玩意儿能吃吗?我昨天路过食堂,闻到红烧肉的味道,差点没把人家灶台给顶翻了。";
第七章:熵减困境
陈大力受邀参加星城科技论坛,主持人介绍他是";人类力量进化的活标本";。聚光灯下,他紧张得直搓手,后背的饕餮纹身在强光下忽明忽暗。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时,他脱口而出:";我想开个自助餐厅,每位客人收三百块钱,但管三顿饭随便吃。";
这个回答引爆全场,社交媒体上出现#大力餐厅#的话题标签。投资商纷至沓来,但陈大力却拒绝了所有合作。他回到临江基地,用奖金建起一个简易食堂,菜单上只有一道菜——星城特色牛腩饭。每份饭成本30元,售价300元,但食客们排着长队,连王振华都亲自前来体验。
第八章:终极命题
三个月后,陈大力的银行账户再次归零。他站在自助餐厅门口,看着电子屏上不断跳动的";余额不足";四个字,突然想起林工的话:";力量本身是一种熵增过程,而维持这种力量需要不断对抗熵增。";
";也许我该学点别的。";陈大力喃喃自语。他回到港珠澳大桥,找到正在研究新型合金的林工:";我想学材料学,你教教我?";林工惊讶地看着他,";你确定?这可比搬钢材难多了。";
夜幕降临时,陈大力在实验室里第一次用显微镜观察金属晶格。那些精密的结构让他想起饕餮纹身里的星图,他突然发现,自己对抗熵增的方式或许可以改变——不是通过吞噬能量,而是创造秩序。
第九章:新星升起
两年后,陈大力站在火星殖民地的建设现场。他穿着轻便的防护服,指挥着机械臂完成精密焊接。林工发来视频通话,屏幕里显示星城那家自助餐厅已经成为网红地标,但陈大力只是笑笑。
";老陈,你现在是火星建设总工程师了,还天天干这些体力活?";林工打趣道。陈大力指了指正在组装的生态穹顶,";这里需要八吨的铆钉,我试试看能不能单手拧紧。";话音未落,他已消失在穹顶的阴影里。
火星的红色天空下,饕餮纹身在防护服上投下诡异的蓝光。陈大力感觉自己的骨骼正在发出悦耳的共鸣,那些纹路不再是简单的图腾,而是构成宇宙基本结构的暗物质方程式。他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对抗熵增的终极答案——在创造中实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