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三〇章 我欲上蓬莱(1/2)

大宋朝廷对于新科进士分派差遣是很看重的,其目的自然是为了锻炼这些新科进士熟悉政务的能力。

按朝廷规定,三鼎甲的差遣一般都是通判诸州的。当然,状元的职官是比榜眼和探花要高上半级的。十名甲科进士中的其他七人为两使幕职官。

所有甲科进士以外,第二甲进士为试衔大县丞、簿、尉,第三甲试衔判司簿、尉。

所谓试衔,就是未正式授衔的实习官。所以甲科进士以外,都是要实习三年,才能正式授官的。这新科进士的三年首任官,其实主要就是实习,大部分时间是在看,而没有具体的职责,不能掌权押印。而前十名的甲科进士则是直接授官,在起步上便算早于其他同年三年了。

不过,无论是甲科进士,还是二甲、三甲进士这第一次任官,都是只能担任佐贰官、幕职官或者分属官,不能任主官。像影视剧中那样,一个新科进士得中后,直接外放一县县令的情况,在大宋是不可能的。

当然,大宋朝廷的这个政策也是很负责的一个政策。这些新科进士,除了那些“锁厅试”出身的进士,其余的大都没有什么政务经验。就算是那些考锁厅试的进士,在以前也大都是担任一些闲职或是杂职,都没有作为主官的经验。是以,朝廷让这些新科进士一开始担任这些佐贰官、幕职官和分属官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政策。

徐峰和沈括都是二甲进士出身。二甲进士一般都是任大县丞、簿、尉。这大县一般都是上县或是望县,边州地区倒是很少有上县或是望县,是以他们其实不太可能去边州。

至于钟浩是甲科进士,但非三鼎甲,是以应该会被派为两使幕职官。这所谓两使,便是指得转运使和安抚使。钟浩做这两使幕职官倒是很是驾轻就熟,以前他便是河东安抚使司的管勾机宜文字,只不过他以前是自己岳父这河东安抚使自己聘任的,不是朝廷委任的正式幕职官罢了。这基本上是后世事业编和公务编的区别。

潘旭听钟浩他们三人说起这差遣分派,不由的问道:“要不二哥我帮忙找人给你们打听一下你们的差遣?”

其实潘旭的老爹潘怀亮,怕自己闺女跟着沈括去一些苦寒之地吃苦,特意想找人帮沈括打点一下,让他分派一处好地方的。不过沈括对这分派之地不是很在意,这审官院分派差遣,又都是些文官把持,这潘怀亮打听了一下,发现不是那么好办,是以也就作罢了。要知道这些新科进士可是很多都被京城大户人家“榜下捉婿”的,这若是都去打点这分派差遣的事情,那这审官院就难做了。是以每到这时,审官院的主官和属官等都会闭门谢客,谢绝请托。

钟浩笑道:“反正还有七轩你不要看三哥啊,三哥我可没有你那出口成诗的本事,最近也没做得什么得意之作。再说,三哥我的词作,怕是轻易入不了林行首的法眼。今日这作词之事儿,还得你来做啊。”

沈括也笑道:“为兄不擅长诗词,文轩你是知道的。今日这要听曲的话,只能指望你了。”

钟浩不由苦着着回道:“你们这两个当兄长的倒好,这时这么麻利儿的把这事儿都推到小弟身上,关键是小弟最近也没有做得什么词作啊,小弟好久都没有作词了。”

徐峰听了钟浩推脱的话,不由半是玩笑,半是吩咐的安排道:“那就立即现场做上一首曲词。呵呵,如此春暖花开的良辰,又有林行首和花行首这样的美人相伴,你应该诗兴大发才是啊。”

潘旭可是记挂着听林语晨唱曲呢,听了徐峰的话,不由的附和道:“就是、就是,以文轩的本领,就是现做的词作也定然是极佳的,就不要推辞了。”

花小蝶也是在旁脆声道:“钟公子你那次那首《木兰花词.人生若只如初见》还不是当场做就,一样是经典之作。大家都等着你的词作呢,你真得忍心让我们大家都失望?!”

得,看来非做不行了。钟浩见了眼前的情景,不由苦笑。自己以前好靠“借”词作来装比,如今看来是有些作茧自缚啊。

当下钟浩眼见着众人望向自己,不由的苦笑着道:“小弟是真不擅长作词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