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7章 弃暗投明(1/2)

大队人马进入博州之后,按照惯例,柴熙让和杜太贵妃被安置进了兵马总管府,李中易本人则住进了知州衙门。

原本,按照参议司制订的作战计划,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有拿下博州后,快速整编溃军的内容。

符昭信带来的五万朝廷禁军,以及临时征召的三万乡勇,除去重伤和战死的人,绝大部分都被堵在了城中,成了战俘。

小部分溃军逃出西门和北门后,李勇所部的骑兵营早就等着他们了,真正逃出去的人,恐怕不足的好,统帅无能,累死三军。反过来说,有什么样的统帅,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一支拥有民族责任心和荣誉感的军队,至少在军官的层面,必须有文化,哪怕是普通的士兵,也不能是纯粹的文盲。

和同时代的任何一支军队都不同,在李中易多年的熏陶和鞭策之下,李家军中的将士们,上到都指挥使,下到入伍一年以上的准老兵,识得1000字以上的比例,高达95%以上。

之所以无法做到100%,主要是因为,有些乡下的土包子确实是榆木脑袋,压根就不是读书的料。

众所周知,在李家军中,提拔军官的必要条件,除了军功之外,就不可能是文盲。

逢晋升必考试的原则,贯穿于整个军官提拔体系的每个角落,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铁律。

老话说的好,狗急跳墙,兔急咬人!很多时候,这人呐,也都是被逼出来的。

为了提高部队的文化水平,李中易别出心裁的作出了规定,入伍超过一年以上的军官和士兵,进行按月的文化考核。

如果有人识不得1000字,除了当众赏军棍十下,并罚一个月不许吃肉。

在令人恐惧的鞭刑威慑之下,被人骂作是鼻屎国的李加坡,几乎没人敢在大街上吐痰,或是乱扔垃圾,或是酒驾醉驾。

李中易治军的逻辑,其实很清楚,那就是赏罚分明。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同理,重罚之下,军法之威就可以彻底的彰显出来,令人轻易不敢犯法。

随着李中易的一声令下,李家军的镇抚系统被彻底的动员了起来。有文化有见识能说会道的各级军官和老兵们,左手提着小酒壶,右手拿着烤羊腿或是烧鸡,兜里揣着炒瓜子,三五成群、拉帮结伙的钻进了禁军俘虏的大营。

“我说哥哥们,小弟我以前就是个猎户。知道啥叫猎户不?唉,他娘的,比地主家买来的家奴,还要贱上三分呐。嘿嘿,你们现在再看看老子,吃香的,喝辣的,穿衣不要钱,每月的俸银还可以寄回家里去,让堂客收着,养老子的几个娃。”

“哦,哥哥每月名义上的饷钱三贯,实际才到手八百文?唉,那些喝兵血的军官,真他娘的不是个玩意儿。尼玛,他们连肉都吃腻了,哥哥却在喝西北风。八百文啊,在开封城里,别说娶娘子了,就算是想逛一逛青楼,也是办不到的啊。”

“龟孙子的,老子辛辛苦苦的种了一年的地,到头来,连口粮都存不下来,那些个地主老财,实在是太狠了,逼得老子活不下去了,就投了咱们李大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