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回姬昌受封整顿吏治泰伯让位季历及昌(2/2)

“爱卿免礼,本公觉得身体一天比一天差,大不如从前,爱卿找我有何要事禀奏?”岐周公问道。

“老臣跟随陛下已有二十多年了,得到陛下赏识,知遇之恩老臣永世不忘,在没有让贤之前,老臣有一事不明,特来请教陛下,还望陛下明示。”风不骇说道。

“爱卿,你是不是说立太子之事?”岐周公直接点题。

“老臣要请教的正是此事。”风不骇也就之说。

“爱卿可知道本公自豳至周,在三十多年的执政中,尚贤尚学,尚德尚仁,朝中有几位士大夫不是选贤任能提拔任用的?王子与庶民同理,选贤任能,谁贤谁上,你说说看,三位王子中哪位王子最具贤德?”岐周公问道。

“凭心而论,三位王子都具贤德,都可胜任,都具继承社稷之才。在此情况下,就要看谁居上,谁得位,谁就最贤。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站在庙堂之上,方施其政要,故谁在其位都谓最贤,看谁有此机会和运道。”此时的风不骇不再讲神话,而是讲真理。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决定?”岐周公问。

“依老臣之见,既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话,就依章办事,按照祖制长幼有别,长为宗之俗,立长不立幼,何况中间还有二王子仲雍。就算兄终弟及的话,也是轮次而定,一旦不按照顺序来的话,就会乱序,乱序就会有争,争,就会争取机会,发生争议,进行争吵,产生争霸,然后争夺,相继争伐,最后争战。后果不堪想象,场景不堪入目,事后不堪回首。也许老臣言过其词,言重了,但还请陛下三思而后行事,顾及后果,顾及社稷。”风不骇点题要害。

“老爱卿既然这么说,立太子之事就放一放,以后再说。”岐周公说道。

“那老臣告退。”太史风不骇有胆有识,有胆有色,敢坦言面对岐周公,为私也好,为公也罢,但他说的是事实,后果也是事实会发生的。可他此话一出,将来江山换主,自身后果很严重。风不骇当时是怎么想的,猜不透。

立太子之事风波不断,大臣的反应强烈,以太史为首的太史八部以及天官六部的士大夫们立长保大王子之众臣,不断轮流求见岐周公进言,岐周公很是烦恼,于是公开于朝议上发话:“立太子之事不要再议,占不立太子,以后再说。”此事方告一段落。

第二年的夏天,姬昌任司士一年,管人士一年,在管吏治的一年中,发现吏治很多问题,这也难怪,自公元前1156年始,周立国起,以有二十六年,二十六年中人士一天天增加,基本上没有减少,因为岐周一直在发展中,不断的扩大,不断的需要人才,一个位子上往往一蹲就是十几二十年,没有大变化,一人为官二十多年,谁没有问题?大问题小问题而已。所以要就不查,一查就有问题,这也正常现象,吏治不清,姬昌想要肃清吏治,整顿吏治,可是因为爷爷仁政,慈政,一查开头,爷爷为政近四十年,一旦查出大量吏治腐败问题,爷爷的晚节就不保了,姬昌想来想去,决定既要反腐倡廉,进行反腐败斗争,又要保住政局稳定,保住爷爷的为政形象,发展中的问题也是难免,于是姬昌决定来个温柔一刀。姬昌开始大肆宣扬奖赏惩罚分明,还严厉声明自己的观点,说:“如果诛杀一个有罪的人而能全民震动,就杀掉此人,以平民愤;赏赐一个有功之人,而能使万人振奋,就赏赐该有功之人;惩罚关键是杀掉有罪的大人物,赏赐关键在于赏赐有功的小人物,应该杀的即使是身份高贵的,地位重要的大人物,也一定要杀掉他,这就是刑法能够制裁上层人物的。赏赐应该使放牛养马的小人物也有份,对有功的小人物,也要给予鉴赏,也就是奖赏要包括下层人物,惩罚包括有罪的大人物,再大的人物也要绳之以法。杀之贵大,赏之贵小,这叫明察是非,分清善恶,赏罚分明,肃清吏治。”

其实大家都明白姬昌的意思,来个软刀子,告诉那些有大问题的士大夫,“你赶紧放明白一点,明知自己有问题,还在台上吆五喝六,还不赶快下台,放聪明点,赶紧辞职吧,以享晚年,保住晚节,我不追究责任了,给你台阶下,放你一马,是看在爷爷仁慈为政的份上,都是爷爷的老臣,我也不能做的太过分,点到为止吧。以后就不行啦,有权也不可任性,贪赃枉法是不行的,我是大商法制毕业的高才生,你是糊弄不过去的。其实爷爷也不是不知道你们干了些什么,水清则无鱼,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也是不可能的事,就是那个度要把握好,不能过分,不能过度,度要用尺子量好,尺度要把握得好,就没事。”

士大夫一看这势头不对,聪明的就按照姬昌的意思称病的,称年纪大的,各种理由纷纷请辞。

“该换换人了,爷爷还在,还没到时候,等一等吧,少批几个请辞,占时威慑威慑就行了。秋后再算帐,老帐新帐一起算。”姬昌这么想。

因为岐周公姬亶已经七十九岁,年事已高,身体不好,特殊事情禀奏过问,平常很多政事都交给司马三王子季历和司士小王子姬昌来管理。这父子俩辅政,一个管士大夫,一个管兵权,哪有其他人说话的份,一朝天子一朝臣,本朝立周已快三十年,三十年河西,将过去,三十年河东,将到达,人世变迁,兴衰成败的时候到了。

看看目前局势,以后会怎样,岐周公姬亶不在人世后会怎样,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想归想,日子还是要过的,工作还是要做的。有的人不敢辞职,因为太贪,问题太大,一旦离职,可能会引起更大的麻烦,所以,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干下去,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嘴里口号照喊清廉吏治,希望能侥幸躲过被查灾难,隐身成为潜罪人群,继续为政。有一个人不这么想,他的想法更大胆,更有想法,奇思妙想,还这么做了,而且还做成了,奇人也,这人就是天官之一占卜官花萼。

占卜官花萼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没有发表意见,因为他二十年前就预言三位王子的结果,三位王子都有王相,都具国德,周王姬亶后继三子有三国,也就是时间先后问题。这是二十年前占卜官花萼的预言,豫则立,不豫则废。

占卜官花萼准备助大王子泰伯一臂之力。弱势扶强好扶,强势扶强,就是枭强。花萼觉得自己不是枭雄,但自己是能臣,是大臣,自己现在担任卜事臣位还不够大,他要做臣中大萼,如相宰的位子,他要做有功之臣,为后代捞点资本。机会对于每个人来说,机会都是均等,就看你对机会的把握,就象语仲对机会的把握就很准,来得早也不行,机会未到。现在具王德的大王子属势弱者,势弱者又具王相的出现,花萼要把握住这个机会,他决定出手拉住大王子泰伯,拉住机会,为大王子,也为自己。计划中,还要找个帮手,帮手是二王子,二王子也具王相,也具王德,不过比大王子要差一点,要排在大王子之后。凡遇到事情,总会有人出头,花萼出头了,在暗中,在暗中准备,准备干一番大事,准备拉大王子和二王子一道另立地盘,迁徙为王。这年头,地多人少,以大王子,二王子,花萼三人为核心的大贤之才,找个地方立足,还是能办到的,以大王子为旗帜,二王子扛大旗,花萼为鼓吹手,立德行仁,以大王子之仁德,以大王子之农本之能,必富一方,民以食为天,有粮民随,放心,以农务之能,教化于农,农必应,农民必附随之。

大王子遇事即易,易地则顺,易于南方,南方占不共主,不受大商管辖,可立一方,成就一方方国。这是花萼的计划。

易地于千里之外,不带走一兵一卒,不带一人一马,仅仅三人,仅仅三家,仅此而已。从此杳无音信,远走他乡。这对三王子也没有利益损害,也没有对立,有益无害,对大王子也无害,二王子不必说,也没有害处,与岐周公也没有害处,还可以解决岐周公立太子难的问题。花萼的本意是不害人,不害己,有利于人,利人利己,多方得利,花萼也具德。这年头,德很重要,有德之人行天下,无德之人寸步难行。

所谓的千里之外之地,花萼指的是南方的黄农氏侬吴,和大王子泰伯二十多年前是铁杆兄弟,现在可以投奔他了。

说干就干,也没有和大王子和二王子商量,就自己先辞去占卜官卜事之职,说自己身体不好,力不从心,准备外出游历散心修养。请辞上去,岐周公不批,说此人没有什么问题,留用,身体不好不要紧,让御医看看,岐周公倒是很看中花萼。花萼没有想到岐周公不批请辞。没有办法,两月后再上请辞,说自己的孩子在大商仕主,遇到一些问题,要前去处理,望陛下看在老臣的份上放行。岐周公留下活话,“事情处理完了要回来再回来。”这次请辞岐周公批了。

其实花萼的计划,八字还没有一瞥,连当事人大王子都不知道,二王子也不知道,自己却辞职了,按照花萼的话说:“这是做人的准则;二来做大事者不能拖泥带水,更不能留于余地,只能义无反顾,自己已经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不会乱来。”此事他反复的推算过,成功的可能性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如此大的事情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把握还不去干,还等百分之百来干啊!若是如此,干脆不要干,等待天上掉馅饼好了。这只是内心的把握,还有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事情基本上会成功的。

他的计算方法一点也没错,对事情的把握,对机会的把握,很准。人是有感性的,错过立太子的问题时间段,即使大王子不继位,你想拉大王子走都是天方夜谭的事,更何况还要陪上二王子,现在这当口不同,岐周公要立太子,要立三王子为太子,以便以后传位给圣孙姬昌,因顾及大王子,又一时不能立,岐周公现在采用三王子实际为政的办法,到时水到渠成,大王子到时还是一场空,大王子现在要让贤,还有美德在,迟了结果是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在这节骨眼上,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大王子让贤避开,避而远之,回避的越远越好,回避到千里之外,抓不住,捞不到,回避的同时也是对大王子的保护,以免伤害,以免双方伤害,发生矛盾冲突。可以肯定大王子会这么做,人在性头上,都会这么做,错过这个性头就不会做了,人是感性动物。

至于怎么说服二王子一同前往,倒是要考虑考虑,二王子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是局外人,如何把二王子拖进来,花萼想了个绝妙的办法,这个办法一时不能对大家讲,现在讲,就是花萼的短处,到几十年后讲,就不觉得什么了,因为事实就如此,而且是好事,就体现出花萼有远见卓识,花萼的长处就是预言嘛,他的预言实现了,实现就可以讲了。反正花萼搞定了二王子一同随大王子出走回避,让贤让位。此事已成定局。

还真的不能小看花萼的本事,这个本事确实大,大王子今年已经五十六岁,在朝中混事已经三十年了,已经是位成熟的政客,是岐周国的大司农,不是小孩,说出走就出走,可事情就这么离奇,人要是搭上那根神经,事情真得说不准,大王子真的决定举家出走,说出走其实难听一点,其实就是迁徙,举家迁徙,但外面的人不这么说,有的说是奔走,有的说是逃,还有的说是奔逃,种种说法就是全家迁徙外地,迁徙的比较远而已。迁徙的方法比较独特而已。其实是规避,规避继位,规避矛盾,规避风险,规避冲突,规避一切不该发生的事情,何况自己不是不具备那个能力的,何必争,另立一个就是了,费点时间,费点精力,再打拼十年,不就成啦。关键是自己的能力,自己懂不懂王道,懂不懂人心。人心所向,立国之本,国本为农,大王子是大司农,立国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努力,只要信心,就会实现伟大而又神话的梦想。

决定迁徙事情定下后,大王子决定亲自找父王表白自己的让位立场,也是顺便告别父王,以后可能再也回不来了,以后再也见不到父王了,大王子忍着内心的伤痛,忍着内心的哭泣,前往父王后宫,

见了父王,大王子第三次表白他的让位于三王子的立场,之后告别父王,迈着坚定的步伐,头也不回的朝着既定的方向走了。没有回头的路,只能朝前走,别低头,眼泪会掉下来,昂首挺胸,昂首阔步是一种姿态,不代表内心的哭泣,眼泪留不住心碎,虽然是男人,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的落泪,是因为与至亲至爱的家人的离别,哭吧哭吧不是泪,是抒情的歌谣。

泰伯卸下内心的负担后,觉得心里轻松多了,轻装上阵,轻装前进,带着妻子嬴凤,夫人小龙女,和孩子们,走。时间是公元前1130年的初夏的早上。

岐周公看着大儿子泰伯走出后宫的背影,就在这一刻,父亲发现大儿子的背影很高大,身影很伟岸,这就是人格,自己给自己的人格,别人仰视的人格,高尚的人格。这是人格的魅力,而不是才能和单纯的仁德,儿子的伟岸让岐周公久久不能释怀,孩子,你行,你很行。父亲仰视你,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meinvxuan1!!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