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0章 禅让的进程(七)(1/2)

<content>

太学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了。

“太尉这是要谋反么?”

“太尉乃是挽救大宋的大功臣,杨太后才是要谋反的那个吧。”

“太尉作天子乃是众望所归……”

“众望所归?笑话!咱们太学里面才有多少真愿意太尉作天子?”

……

我大宋并不以言论杀士大夫,作为士大夫预备军的太学生,或者说已经自诩士大夫的太学生们尽情发表着他们的看法。

赵太尉在太学里面有自己的耳目,也有带风向的存在,他们定期将消息传回给有关部门。太学里面无法无天的程度比现任士大夫都要激烈的多,眼前的局面距离专门传消息回去的程度差的远。

对太学的消息有分一份资格的,肃奸委员会就是其中之一。丁飞已经有段时间只是看太学的危险等级标识,要是看内容的话,这位年轻人大概就会骂出声。而且丁飞认为自己有非常正当的理由。

太学是中国最高学府,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前,太学不仅教书育人,还是一个政治活动场所。《大戴记》中说:“帝入太学,承师问道。”西周太学又名大学,天子和诸侯均设之,“,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不过辟雍和泮宫不是纯粹的大学,这地方亦如宫廷,贵族们常在这里祭祀、举行宴会、选拔武士、议定作战计划。打了胜仗,也到这里“献俘”“告功”。这是因为:“古人宫室无多,凡祭礼、军礼、学礼,及望气、治历、养老、习射、遵贤之典,咸行于明堂。而明堂、太庙、太学、灵台咸为一地。”

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子监。太学生从官都爱讲为国为民,真到为国为民之时,又都是退缩。赵太尉转换官吏制度,砸了多少人的饭碗。我本来觉得当官家乃是无限的好事,现在看赵太尉积累的怨念,真心觉得可怜。我所见的人里面,没有谁比赵太尉更为国为民。”说到后来,徐远志竟然露出了同情的笑容。

“既然徐尚书能看透这些,便请徐尚书与我一起为国为民吧。”赵嘉仁答道。

“哈哈!”徐远志笑道:“赵太尉立了退休制度,为的就是新老交替,我可是马上就要到了交替的年龄。便是一起为国为民,大概也只有这么一个为国为民的途径喽。”

听着聪明人说话,赵嘉仁觉得无言以对。人类有种生理特点,所有存在的事情都会被潜意识认为是理所应当。身为21世纪的人,对于退休制度,对于削减各种贸易障碍,以及男女平等都有很普遍的认同感。赵嘉仁也觉得这些属于本就该做的。徐远志这番话让赵嘉仁觉得以前完成这些制度的前辈真伟大。现在赵嘉仁想推行这些内容之时,有太多人就想要赵嘉仁的小命。

转念一想,赵嘉仁问道:“徐尚书,我知道你大概也是不支持我称帝的。不过以你这样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是我遗漏的么?”

“哈。既然知道我不支持,却还来问我?”徐远志被逗乐了。不过他却不想拒绝赵嘉仁,回忆片刻,徐远志说道:“要是有什么是你遗漏的,那就只有一条,便是你太拖沓。你的反对者只有越来越多,而不会越来越少。快刀斩乱麻,之后就憋着劲和那些反对者厮杀。你越早一日当上官家,天下的怨念固然集结于你身上,天下的功劳也会集结在你身上。若是一定要论优劣,便是半斤八两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