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津某职工住宅区(外,日)
……
韩雁:“就是,那时候啊,这《燕山夜话》是全国上下口诛笔伐的大毒草!”
这时,一邻居从楼里出来:“哟,两口子……在讨论什么呀?讨论学问哪?我还以为你们在说悄悄话呢,呵呵呵呵……”
司马义夫妇与邻居打招呼:“呵呵张姐,出去啊?”
张姐:“啊,上街。”她说着,朝大院门外走去。
司马义:“你先上楼,我把自行车停了。”他推车朝自行车棚走。
韩雁:“哎。”她说着上了楼梯。
.
2-6、司马义家(内,日)
韩雁正泡着茶,司马义进屋,换鞋……
司马义:“嘿你说啊,这么好的文章,在那个年代却大毒草!搞得全国上下,所有的人就跟一起发了疯似的批判!啊?批判这《燕山夜话》……”他边说着,就要往屋子里面走。
韩雁:“洗手。”
司马义笑了:“嘿嘿,忘了忘了,进门先洗手,哎,洗手!这当时吧,真的是人人口诛笔伐,……”司马义赶紧进厨房洗手。
司马义(画外音):“连孩子们也整天喊着口号批《燕山夜话》!喊着打倒邓拓、吴含、廖沫沙!你说,孩子们懂什么呀,他们知道谁是谁啊?啊?”
韩雁:“不瞒你说,我当时……我也跟着喊口号、写大字报批判来着。那时候还在上大学,整天的批判哪,批判,可批些什么,自己都糊里糊涂的。”
韩雁自嘲地笑了,也进了厨房。
.
2-7、司马义家厨房(内,日)
司马义:“嗨,其实那时候,我也喊口号批判过的。那会儿,那是‘史无前例’的文化大啊!”
韩雁:“那年月啊,那时候是人人满腔热血!”
司马义:“哼,那叫人人头脑发昏!”
韩雁:“就是,满腔热血地发昏!”
司马义:“那时候,中央党报上点名批判说,‘三家村’是反党集团。反党集团啊!你要不跟着行动、不跟着批判,那就是革命态度问题!谁敢啊!”
韩雁:“就是,爱党啊!反党集团还能不批判!再说了,在当时,不批判就是不革命,不革命就是没站在革命立场这边……”
司马义接口道:“没站在革命立场这边,那就是站在了反革命立场的那边,那就是反革命!谁也不想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谁也不想当反革命啊!”
韩雁:“切,什么逻辑!那个年代啊,举国上下,这人全都不正常了!”
司马义:“那不是‘史无前例’嘛!哈哈哈哈……嘿,说《燕山夜话》呢,瞧咱俩扯的,扯哪去了?”接过妻子递过来的茶。
韩雁:“呀,不都是跟你扯的!”韩雁吃吃地笑,夫妇俩一起进了客厅。
.
2-8、司马义家客厅(内,日)
司马义:“我跟你说啊,这《燕山夜话》,原本是《北京晚报》副版上的一个栏目,邓拓在这上面连续发表了很多小文章。”
韩雁:“这些栏目上的文章,现在被整理编辑成书了?”韩雁边说,边麻利地整理着客厅。
司马义:“对,书名就叫《燕山夜话》。这本书里啊,就有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大陆的文章!”
韩雁:“哦!”
司马义:“这就是我一直要找这本书的关键!你知道吧,这里面有三篇文章,有三篇最让我兴奋的好文章哪!”
韩雁:“什么好文章?”她停下手中的活儿。
司马义:“你看啊,就是这三篇文章:《谁最早发现美洲》,《‘扶桑’小考》,《由慧深的国籍说起》!”
韩雁:“哦……慧深!这里也说到了慧深?”
司马义:“啊,这可是来源于正史!正史《梁书》第五十四卷中提到的——慧深!”
韩雁:“哎,你那什么,你说的那个……墨西哥湾的大石碑上写着的,不也叫慧深吗?”
司马义:“对啊,就是慧深!太棒了,太棒了!我又找到了一个佐证!美洲大陆,美洲大陆是咱中国人第一个发现的!是中国南朝的慧深发现的!哈哈哈哈……”
司马义兴奋无比,韩雁也惊喜无比。
韩雁:“哟,《燕山夜话》中也说到美洲大陆是慧深发现的了,啊?拿来我瞧瞧!”她拿过书,快阅起来……
司马义指着书中:“你看,你看,这里!……”
韩雁:“……扶桑国者,齐永元元年,其国有沙门慧深来至荆州,说云:‘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扶桑叶似桐,而初生如笋,国人食之,实如梨而赤,绩其皮为布以为衣,亦以为绵。作板屋。无城廓。有文字,以扶桑皮为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