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福和卡尔若一起出门放牧,已经是一周以后的事了。
每天向山下运送鲜奶的活,也由乌日娜包揽了下来。
蓝天绿草、牧歌炊烟,羊群骏马,还有美丽的姑娘。
文人们笔下早已为西北边疆的游牧生活,演绎出了一幅幅如诗如梦的醉人画卷。
好像骑在骏马上手挥鞭儿的牧民生活,是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
一天的牧民做下来,罗永福感到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职业牧民的艰辛,是平常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就好像诗人们讴歌黄金铺就的秋天的田野一样,只有做过农民的人才知道,这金色的大地离不开他们的汗水和耕耘。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端的美丽,所有的美丽背后,都会有付出。
而每一份付出,都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
清晨的太阳已经很高了,手表上显示的北京时间快11点的时候,卡尔若才打开圈舍的木栏。
已经没有负担又空着肚子的阿尔泰奶山羊们,潮水般的涌出了栅栏,然后在几头“领军首领”的带领下,撒开蹄儿,一路狂奔而去。
卡尔若骑马跑在了山羊队伍的前方,不断用手里的长杆,修正着头羊们的行军路线,把他们引向事先确定的目标草场。
牧羊犬山姆和比尔则在大部队的两边压阵,遇到个别离开羊群停下吃草的“逃兵”,它俩会毫不留情的扑上前去一通撕咬,直到这些顽皮的家伙回到羊群里才算结束。
卡尔若和罗永福事先已经做了分工。
罗永福负责断后照顾乳牛,收留少数没有跟上大部队的“老弱残兵”。
卡尔若把羊群送到今天放牧的草场后,会回来接他们。
奔跑的羊群跨过几条小溪,越过前方的山坡,消失在一片云杉林的后边。
这20来头肥胖臃肿的“熊猫”奶牛就懒惰多了,才离开围栏没多久,它们就停了下来,迫不及待的啃食着两旁的青草野花,还有一些灌木的绿叶。
这些肚大腰圆的家伙,食量是山羊的好多倍。所以它们每天采食的时间,也比山羊们要长的多。
罗永福不得不动用手上的长杆,牛群才不情愿的向前挪动。
奶牛“熊猫”的名字,也是乌日娜给起的,它们耳标上的编号,也是从“熊猫”a一直到“熊猫”x。
还别说,这样的命名真是挺形象的。
都是黑白相间的毛皮,一样的肥胖憨态。人们将很难分辨出,
如果仅就它们身上的一小块做个摄影特写的话,这到底是奶牛还是熊猫,人们将很难分辨的出来。
半个小时候后,罗永福听到了一阵轻快的马蹄声,卡尔若已经回头来迎接他们归队了。
今天的放牧地距离乌日娜家的毡房,差不多有10多华里的距离。
从这儿眺望远处的汗腾格里峰,就像近在眼前一样。
这座千古屹立的“天山之王”,正张开着双臂把脚下的草场森林、大河冰川,紧紧的搂在了怀里。
“卡尔若,这些山羊太能跑了!你不骑马的话,根本赶不上它们!”
望着坡上埋头吃草的羊群,罗永福不禁感叹道。
“山羊啊!不管是南疆山羊还是我们的阿尔泰奶山羊,都是这个习性!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都要让它们跑个够!这样接下来的时间,它们才能老老实实的吃草!你看它们现在不跑了吧,你拿鞭子抽它们,它们也不会跑了!”
卡尔若一边说,一边给罗永福做了个示范。
用长杆在一只山羊的身上敲了一下,这只山羊果然没有跑,只是挪了个地方。
怎么才算跑个够啊,一口气跑了十来里,辛亏天山的牧场足够大,牧民胯下的牧马足够的快。
“卡尔若,我觉得你们每天出来的太迟了!用我们汉族人的话讲,太阳都晒屁股了才出门干活!就不能早点吗?”
第一天做牧民的罗永福,有太多的疑问需要问卡尔若。
因为在他看来,哈萨克牧民的很多行为都是不合逻辑的,甚至是不科学的。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奶山羊是不能吃露水草的,一吃露水草就会拉肚子,拉肚子的山羊就不出奶了!”卡尔若嘲笑的答道。
罗永福恍然大悟,原来放羊也有这么多的学问。
整个上午,两个人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羊群牛群吃草的速度就像割草机一样,而他们也需要跟上牲口们转移的速度。
还要防止一些只顾吃草、偏离集体的家伙。
如果这些苗头不立刻制止,它会偏离的越来越远,直至消失在牧羊人的视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