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章 老君洞:道派(2/2)

“你要知道,既然如此,为何我还要专门说起太平道?”鲁道士眯着眼睛,手捋胡须,缓缓说道,“这是因为,这黄巾军被剿灭之后,太平道虽已不复存在,但是,它却变换成各种形式,在民间秘密流传。所以,后世所谓的‘旁门左道’,其中有很多,都与这太平道相似。可以说,在正统道派眼中,太平道是一切‘邪道’的始祖……”

鲁道士说到的另一早期派别,就是“五斗米道”。这五斗米道,创立时间与太平道相近,据传是张道陵在鹤鸣山所创。

据说,欲信该道者,须出五斗米,方可正式入道,所以,它就被道外之人称为“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与太平道有不少相似之处。

比如,太平道下设教区,称为“方”;而五斗米道也设有二十四个传道教区,称为“二十四治”。

再比如,太平道以符水为人治病,以此招揽信徒,并且强调,加入太平道的教众,要时常“叩头思过”;而五斗米道也常用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且对于奉道悔过,也是格外重视。

但是,与那太平道不同,五斗米道并不信奉“黄天”神,而直接将老子奉为教主。而且,五斗米道的主要经典,也不是《太平经》,而是《老子五千文》,也就是《道德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五斗米道的创始人是张道陵,其孙名为张鲁。张鲁把这传道的“二十四治”,管理得井井有条,不仅避过了战乱,而且将其据守的巴蜀、汉中一带,变成了世外乐土。

然而,后来曹操大军西征,张鲁只好投降了曹操。他被曹操拜为镇南将军,同时率领道中部众,随着曹操大军北迁,一直到了长安、洛阳、邺城一带,并且在此定居。

在这之后,张鲁的儿子张盛,也就是张道陵的第四世孙,终于寻得机会,率部赴往龙虎山定居。

这龙虎山,本来叫做“云锦山”。

据说,张道陵曾在此地修炼,并且炼成了九天神丹。九天神丹炼成之时,那云锦山上,有龙虎显现,因而此山又得山名——“龙虎山”。

张盛也是因为这个张道陵炼丹的传说,才率众寻至此地,并且定居下来。自此,原来的五斗米道,在其祖师张道陵的炼丹旧地——龙虎山,再次开始传教。

因为张道陵曾得太上老君降命,称为“天师”;而张道陵之子,名为张衡,称为“嗣师”;张道陵之孙张鲁,为“系师”。此三人,被人尊为“三师”。自张道陵的第四世孙张盛往后,亦都称之为“张天师”。

所以,这五斗米道流传至后世,也就被人称为“天师道”。

而且,自那张盛之后,历代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这龙虎山,便成为了天师道的“祖庭”。

鲁道士说:“若是说到‘天师道’,在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五斗米道’。只是那‘五斗米道’的称呼,天师道的教众可不喜欢,甚至认为这是蔑称。你想,‘五斗米道’,那张道陵在创道时,又怎么可能起一个这样的名字?”

chapter;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