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防盗章却是开了个好头,程犀可以放心去府学读书,程素素也得以旬日换新资料,且有了亲大哥教导,不再做失学儿童。
皆大欢喜。
程犀动身去府学的日子,程素素颇为不舍,眼巴巴送他到门外。这在程家算是一件大事,连已经回家养老的乳母,都过来了。程犀的乳母,正是阿彪的母亲、程素素乳母卢氏的堂姐。
这位乳母看着程犀穿着绿绸深衣,戴着幅巾,斯文又气派,内心激动不已。顺手将儿子阿彪拽了过来,叮咛嘱咐:“听说读书人里头也有坏人,读书人坏起来,比常人更坏!你要当大郎的眼睛耳朵,当他的打手!有谁对大郎使坏了,你先打将过去,有错儿,你先顶着!回来我疼你!”
阿彪嘴角一抽,不知怎地,就想起来程犀带着他去见赖三的事儿了。心道,大郎不欺负别人就算不错啦!有他在,我也受不了欺负的。
口中唯唯,就怕他娘再啰嗦。
赵氏拿着帕子,轻试眼角,对程犀道:“家里有我看着,你放心读书,不会让杂事分你的心的。”
若赵氏真个没用,不等程犀长大,全家就得吃糠咽菜去了。她看家,程犀还算放心,当下,阿彪挑着程犀的书箱等物,主仆二人去府学。
赵氏遥望着儿子的背影消失,才拿帕子再按一按眼角:“都进来说话吧,大娘也许久不见了。”
卢大娘笑道:“我是该多过来向大娘子请安的。”
回到家里,赵氏果然像对儿子许诺的那样,紧闭门户,小心看家。程素素也拿出程犀给的字贴与书籍来,每日练半天字、读半天书。
不料到得第三日上,赵氏忽然命多喜到了西厢来说:“大娘子叫姐儿过去呢。”
程素素手上微颤,写到一半的一笔加了个弯儿,叹着气将笔放下,接过小青递来的湿手巾,边擦边问:“娘这两天不是要对账?叫我做什么?”
多喜弯弯眼睛:“对姐儿说,是好事儿!姐儿不能出去上学,大娘子心疼姐儿,将王妈妈也叫了来,说要开始教姐儿些事儿。”
程素素默默回头看了一眼字帖,升起一股不太好的预感来。
————————————————————————————————
赵氏本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一个普通殷实人家合格的主母。对仅存的一个女儿,不可谓不尽心。近来更兼朱大娘子的事情,令她心中怀有无数愧疚,对女儿越发的好了起来。
程素素七岁了,不好再放到外面上学,单再请一个男先生,也不大相宜。没几两墨水的,赵氏怕他教不好。有真本事的,单为女儿请,人家还不乐意教呢。程家这境况,有些不上不下。妇人里也有通文墨的做先生教女学生,数量却稀少,常为大户人家请去,一时难寻合适的。
赵氏也有办法——自己在家教。
赵氏的父亲也是个读书人,中过举人,折戟在进士科。赵氏也读过几本书,也会算些账,女工针线很有几样拿手的,厨下灶上,也有两道私房小菜。教个女孩儿,绰绰有余。
没教过也不打紧,就将昔年她父亲赵永年教她的,原模原样拿过来用。她自己的日子过到如今这个样子也不算差,则用同样的办法教导女儿,将来女儿也不会过得差了。
唯此一女,赵氏十分上心,将自己陪嫁的昔年乳母,正在养老的王妈妈,又给召唤了来。两人商量着,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可以提个醒。王妈妈对赵氏十分忠心,听了满口答应,许愿发誓:“必要将姐儿教作大家闺秀,将来凤冠霞帔,家下敬重!”
程素素在卢氏母女的陪同下,一脚踩进赵氏的门框里,迎来而来的是一本《女诫》,以及怀抱着针线笸箩的王妈妈。
王妈妈年纪大了,身体还算硬朗,一见程素素便先行个礼。程素素忙让她别多礼。王妈妈十分满意,对赵氏道:“咱们姐儿这做得就很好嘛,有范儿,宽和,不作践下人。”
不好的预感更浓了一些,程素素给赵氏请安,眼巴巴等赵氏吩咐。
赵氏温和地道:“素素,你七岁了。”
近来与她说话的人,都爱拿这个当开头,程素素想,不知道七岁招谁惹谁了。默默点点头。
赵氏道:“古人说,七岁,男女不同席……”
这个也很熟,程素素继续点头。
“你就不能再跟你哥哥们去读书了……”
继续点头。
女儿乖巧配合,赵氏十分欣慰,越发怜爱她了:“可不读书,是不行的……”
咦?难道是大哥说了什么?程素素期待地等着下文。
赵氏敲下了最后一记锤子:“我想啊,以后你就在家里,娘亲自教你!瞧,王妈妈也来了,她的针线是最好的!”
这一定不是大哥的主意!程素素算是看明白了,凡父母说话,看似支持自己的时候,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最后,都会变成坑!
赵氏还在等她表扬:“你说好不好?你喜不喜欢呀?”
程素素僵硬地指着桌上的几本册子问:“这是娘要教我的?”
“对呀。”
王妈妈将笸箩交给多福,上前道:“姐儿可要好好学,这都是妇人家安身立命的道理。大娘子是京里出来的,咱们大郎官话说得这么好,全赖大娘子教呢。这些个都是大娘子亲手抄的书。”
程素素吃力地从桌上拖下一本薄册子,一看封皮——《女诫》!
翻一翻,除了大大的正文,还夹着一些小字的注释,都是赵氏的笔迹。再从桌子拖下一本,一看——《女论语》。
借着将书放回去的动作,程素素平复了一下心情,对赵氏道:“大哥去府学前,给我布了功课哩。”
赵氏关心地问:“什么功课?你大哥就是有操不完的心。”
等听说是读史与练字,赵氏皱着眉头很想了一阵儿,道:“这样,你先每天起来,过来我这里学。后半晌再百~万\小!说练字儿吧。等你大哥从学里回来,我再跟他说。”
程素素状似乖巧地点点头。
赵氏与王妈妈满意于她的态度,又对程犀的行为觉得好笑:“你又不能像他似的去考秀才,他也是年轻,不晓得什么对姑娘家有用。”
程素素一耳朵听,一耳朵冒,此后数日,皆照着赵氏拟定的计划,由她教导。赵氏的办法,第一是让程素素背诵。先将七章《女诫》背熟再说,且抄且背,且背且抄。后宅有的是时光可以消磨,水滴石穿的功夫最好。
程素素与她使心眼儿,说:“正练着字儿,字还没成形,怕以后写字就不好看了。”
赵氏倒不要求她功课刻苦,只要她会背就行。程素素心道让大哥回来看到你让我抄这个,非得跟你翻脸不可!一面苦中作乐,暗暗曲解这《女诫》。一面曲解,一面背,渐渐得了乐趣。
王妈妈与赵氏都对她这样认真赞不绝口,赵氏又添了纠正她日常举动的课目。
赵氏主讲,王妈妈便在一旁吹大法螺:“姐儿要认真听,大娘子以前在京里,最是有贤名的,一举一动,都合规矩。”
如是数日,《女诫》已经背完了,却对赵氏说只会背了两章,程犀每旬放假回来的日子,也到了。
程素素有点同情她大哥,决定对大哥好一点。
“谢芳臣?”程犀表情凝重,“你找他做什么?”
谢麟,字芳臣。今年风云人物之首。程犀对这样一个科举前辈,十分在意,在意到满满一张邸报,第一眼就看到他的名字。
连中三元,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之事,本朝唯此一人。还令人绝望的年轻,后来者无法企及的高峰。这一天的邸报出来的时候,府学内群情,许多人艳羡不已,以之为偶像。也有自诩天才的学子受到极大打击,以至于自我安慰,道他是丞相之孙,必有舞弊内-幕。
程犀也是被打击的人之一,好在知道什么更重要,不久便重拾心情,不生出所谓瑜亮之心——自己才是个秀才,人家已经入仕。说瑜亮未免高抬自己。
然而幺妹兴冲冲地翻有关谢麟的消息,程犀心中,还是小有不适的。
程素素摘抄着自己需要的条目,认真地说:“这里面有古怪的,我要仔细看看。”
她这两年,对自己的未来也渐渐有了规划。
原本安安稳稳过小日子,也不是不行,朱大娘子的事情却告诉她——树欲静而风止。那就只好往上走。
考试中举之类的,是不要想的,没有女科给她考。从去年邸报上的消息来看,朝中两派打得头破血流,最终定下一个规定——考生入场,要搜身。女扮男装的后路都给她堵死了。
授箓也要考试,还要经常考,这两年听到的只言片语,出家人也有明争暗斗。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同理,嫁人是另外一条路,程素素却不打算将希望放到这件事情上面。且不说夫家的不可测,依靠夫家,在她心里总是觉得怪怪的。
左右都是披荆斩棘,不如帮她哥。索性就尽力做程犀的幕僚。她心里,自然是希望程犀能够一展抱负的,虽然不知道程犀的抱负是什么。万一不行,那就去考道士。如果是要争斗的话,哪里打架不是打?
要想达成目的,第一条便是要得到程犀的认可。程犀是一个开明又聪明的人,他不古板,相反,很宽容。正因如此,想被他容忍,不须太费力——他们是一家人。然而想要能力被认可,就得下些功夫。
程素素很认真。
程犀原是将程素素放到“教育之后神情气爽”类的,顺口问她:“哪里有古怪了?”
程素素慎重地道:“丞相的孙子,考中了状元,会有很多人以为舞弊吧?这个谢麟,要么是厉害到能让人闭嘴,要么是脸皮厚到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程犀不由一笑:“不错不错。还有呢?”
“唔,这个,如果真的很厉害,那他做的事情,就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一定有目的。我想看看,能不能看出什么来。朝廷上的事儿,一旦有变动,一定会在考题里有痕迹。”
程犀重视了起来,拖张椅子,坐在她身边:“怎么想到的?”
程素素一噎,旋即轻快地道:“娘要变个食谱,都要先问,你们想吃什么啦?”
程犀的座椅一阵抖动:“唔,府学里也有议论,大约,是要变了吧?”
“反正不急,”程素素小心地说,“哥还要先考试呢。”
程犀若有所思。
谢麟在邸报中出现的时间很短,条目也不多,不多时便抄完了。由于与程犀聊天时受到的启发,程素素又将近来的邸报过滤了一遍,看完之后,有些挠头。邸报信息丰富,然而就像《新闻联播》一样,你得有解读表,才能翻译出来真正的意思。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信息,是不会放到邸报上的。这样一看,信息又不够丰富了。
程素素只能就手上现手的情报进行分析,然而有些信息,譬如谁与谁是姻亲,谁与谁是同乡,谁又若干年前与谁有什么恩仇,就全然不知了。
想要马上判断出事态的走势,难度极大。
她不敢让程犀分心,匆匆抄了几条,将邸报放回原处,便跑回自己房里研究去了。
程犀没有受她的影响,抽出本书来,慢慢地读。
————————————————————————————————
此后,程素素愈发地关注起局势来。只可惜,可靠的消息来源,也不过是邸报而已。本地离京城又太远,除了邸报,其他消息传过来的时候,一则滞后太久,二则走样得厉害,全都无法做参考,只能当做野史来解闷。
邸报断了的时候,便是程犀去考试,不能给她带邸报回来的时候。
赵氏却又忙碌起来,将程素素叫到自己房里,向她展示着漂亮的首饰,种种美丽的缎子,又拿出香喷喷的胭脂给她玩。
拿这些出来,是为了诱惑女儿,可别真的修道去了。程素素穿了道袍,也就开始胡乱读几本道藏,充个门面,省得一问三不知。赵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只是要装样子而已,干嘛这么认真?真的做了女冠,赵氏哭都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