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不知何以,比起往年要更加寒冷,尤其是北方的青周国,更是很少有人胆敢在露天如厕。
如今虽然出了年关,但是与圣苍不同的是,青周国的游子、旅人此时都还留在家中,不为别的,只因青周的冬季实在是太冷了。
青周国边关有座小城,名字比较独特,叫做“烽火台”。
这烽火台的来历也是大有说头,此地原本并不叫这个名字,不过作为青周边境上一座极为要紧的边城,这座城池关系到青周的国家安危。
在过去的数百年,青周与圣苍爆发过几十次大战,每一次都是极为惨烈,两国都各有损伤。
以前,青周国的百姓们议论边境战事,都会提及这座城池。
百姓们总是说,要看两国是否有战事发生,只要看这座边城的城楼便可以得知。
因为一旦有战,那么城楼之上必定烽烟四起以做警报。
正因如此,人们总习惯于称呼这座小城为“烽火台”。
久而久之,青周也就此为小城改了名字,就叫“烽火台”。
这一日,朝阳还未升起,天色还是一片暗黑。
“烽火台”的南城之外,则已经乌压压全是人,而且每一个都是身披铠甲,手持蛮刀。
虽说这些年,青周国的文道也开始慢慢兴起,但是对于武道的推崇,青周也从来不曾消退,相反,似乎武道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快速。
尤其是在青周国大兴修仙之后,更是有无数江湖中人,选择投身于军旅之中。不因别的,只因青周国的军队俸禄大幅度增加。
看这排列地整整齐齐气势冲天的大军,便能够感受到青周这些年的兵力是何等强盛。
在大军的前端,两位大将分列东西两侧,面朝南方,二人一长一幼,虽然年龄不同,但是从他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却不尽相同。那是一种欲吞天下的无上气势。
“此去圣苍,要么成就千古,要么背负万世骂名。小海,你可有担心与不安?”那位年纪稍长将军笑着问道。
那少将摇了摇头:“耶律家从来不会有胆小怕事的男人。”
“好小子,有你爹当年的风范。”那老将大笑着说道。
此二人是谁?正是耶律家当今家主耶律山以及耶律家大公子耶律海。
此番奉青周国皇帝之命,南下谋大事!
耶律山望着身旁这位长子,心中很是感慨。
从小,这位长子就被耶律家寄予了厚望。
因为他天生神力,有人甚至私下议论,说这位耶律家的大公子,极有可能是百年前的耶律大将军转世。
所以,在他年幼便表现出神力之时,耶律家族对他的栽培可谓是不遗余力,希望他能够给耶律家带来又一次鼎盛。
在那几年,他可谓是青周国百姓最为称道的少年天才。
直到十多年后,体弱多病的弟弟耶律江,在青周国皇帝过寿的宴席之上,一番言论让耶律江震惊整个青周,更让皇帝对他青眼有加。
一时之间,原本属于耶律海地所有光芒,一下子被弟弟耶律江全部夺了过去。
在耶律江大放异彩之后,耶律家族对耶律海的栽培也明显减少了许多。毕竟弟弟耶律江当时在皇帝面前乃是个大红人,皇帝看重之人,耶律家族又怎敢怠慢?
而如今看来,似乎当时耶律家长辈们所作出的决定,也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