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四百九十九章 小儿辈 七(1/2)

历史上,江户川原来是渡良濑川的下流的一部分,经过1641年人工挖掘,连通利根川后直通东京湾。开通了这条运河之后,这条河流便成为了倭国东北地方关东北部运输物资的流通干线,一直到明治时代被铁道取代。之后在1919年开凿“江户川放水路”新成了两个入海口的局面。

有一diǎn需要提及的是,旧江户川河口的堀江量水标零diǎn是测量利根川江户川霞浦那珂川等水位的基准面。.p.0=.p.-0.840(.p即oop,东京湾平均潮位的零diǎn,是日本国内测量山峰标高河川等的水位的基准面)。这片水面,便是中野学校的师生们测绘倭国地形的参照物和水准diǎn。

多年来,南中商人们往来于倭国的所谓中国地方关东关西,大多是以京都湾为停泊所在,之后有专门的倭国商人到船上为大家办理相关的报关入境手续。各种货物会迅速的被搬运到岸上的库房之中,或是装船向关东东北地方,或是被人背肩扛车运到内陆地区。

因江户川这条河流而得名的这片平原,也因此变得人烟稠密城市繁荣异常。但是,这几日江户川却是别有一番风景。

就在李华宣在距离广州数千里之遥的小镇甘托克与陈列嘉措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讨论是否应该立刻将哲孟雄交给乌斯藏都司设宗进行管理时,京都湾海面上却是帆樯如云,桅杆索具密如柴林一般。随着黑压压的海浪起伏不定,仿佛一座城池漂泊在海面上一样。

码头上各色旗号连绵成海,各家大名的家徽旗号,纷纷扬扬。稍远一些搭建起来的彩棚之中。更是冠盖云集,公家武家的头面人物尽数在此。

数艘炮船众星捧月一般护卫着的傲梅号,被李华梅不断的升级换代,如今已经是一条海上巨无霸级别的大舰船。大小接近三百门火炮,舰首舰尾各有六组火箭发射架随时可以将数十枚火箭diǎn燃发射出去。

不过,此时舰桥上的主人却不是李华梅。

“二丫若£dǐng£diǎn£小£说,.2£3.△os_,西连日本海,东通太平洋,由海峡北上,直通鄂霍次克海及阿留申群岛直奔北扶桑西海岸,沿着黑潮衍生出的寒流暖流南下抵达北扶桑的海岸,还是南下往夏威夷群岛和太平洋,大队船舶往南扶桑的西部秘鲁等处去,倭国,都是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中转站。

这个时期的海上长途航行,还必须依赖于沿途的补给,船员乘客都需要不定时的补充新鲜的蔬菜水果肉食,船上加满清水,所有的人员马匹到岸上活动一下腿脚。

所以,倭国的重要性就更加的凸显出来了。

“主公此番命你随我出行,除了要护卫我与殷雷商锋二人及前往扶桑新朝歌等处就任的官员兵丁,往该处屯垦的移民之外,怕是便要在这倭国彰显一下实力了。”

许还山与施琅二人的身后,密密麻麻的船只,战舰,商船民船,疾风舰猎风舰,福船沙船,几乎铺满了整个海面。除了南粤军水师的大小船只外,更有从顺风行等处征集来的民船,在两广福建海域雇佣的海船。

虽然在出发编队时便已经命人快船往倭国传达命令,令德川幕府此时的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将整个京都湾海面清理出来供大队船只停泊使用,但是,此时宽阔的水面骤然就显得狭窄逼仄起来。

倒也不是德川家光不曾出力,事实上当接到这道命令的那一刻起,他便传令给幕府所有的大名,不管是亲藩大名谱代大名还是外样大名。将濑户内海内的所有船只尽数上岸,不能上岸的就远远的赶走,为上国老爷们腾出地方来。

但是,渔船上岸了无数,却不想来得竟然有数百艘大号海船。

这庞大的船队当中,除了有万余水师之外。余者便是要随同许还山往北扶桑去的二万余人,船上除了携带着粮食马匹清水等物之外,便是工匠们的各色工匠书籍和兵器农具,光是种子铁料便是足够许还山领着若水道长等人在北扶桑好生使用几年的。

施琅和许还山有意炫耀武力,命船队一律扯起了满旗,先到鹿儿岛鸣炮示威,震慑了一下那些企图与南粤军为敌之人,之后在下关稍稍盘桓了一下,施琅陪着许还山到岸上同倭国的当地官员畅谈了一下当年在此处签订的南倭双方一系列的条约。大谈特谈了一番南倭友好亲善,然后从濑户内海一路浩浩荡荡到大坂,从大坂经滨松到江户而来。杆上烈烈飘扬的南粤军旗帜和李字大旗,高居在彩棚之内的德川家光同学不由得心中欢喜异常。

他德川家是南粤军明确表态的倭国唯一合法代表天皇行使权力的,南粤军在倭国如此耀武扬威,也是帮助他震慑那些心有不轨之意的外样大名。

其实,这倒也是杞人之忧了。九州风潮之后,岛津家彻底变成了历史名词。南九州更是成为了将军的亲领之地,各个大名为了争夺一个贸易口岸在幕府老中松平信纲面前各种的献媚讨好。可以说,这是从倭国自南北朝室町幕府开创以来,幕府权力实力最为强大的时期。

有道是,德川家有今日如此的局面,倒是当真要好好的感谢一下南粤军的鼎力相助。

于是乎,征夷大将军幕府一声令下。各处大名便按照参觐交代的标准火速的从各自封地赶来。

此时的倭国早已不是太阁检地和大阪冬之阵夏之阵时期的倭国了。

大批的倭国新娘外嫁到南中去缓解那里的男女比例问题,更有无数的农人出海成为在南中各地勤恳劳作的农场劳工,在橡胶林稻田山地之中挥洒着汗水。还有一批批的浪人和前武士雄赳赳气昂昂的踏上海船的跳板,成为了南粤军和他的友军所雇佣的兵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