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的才最会使人忌惮。
同样是水,一缸一眼见底的清水不会使人感到害怕,而一泓只能看到平静水面,但却望眼欲穿的幽泉却能让人心生惮意。
人也是如此。
无论是有权有势亦或是贫困潦倒,如果能让别人一眼看穿的人,则便容易让他人卸下心防,相反地,如果是一个深不可测的人,则势必会让他人心底多生几分防备。
而少女的神秘感则给她带来了这样的效果—
高冷,沉默寡言,拒人于千里之外...
这是对少女很客观的评价,这种性格本来就不易与别人相处,再加上她那经过试探后被发现不知深浅的背景,更是让班级内的女生人人皆对她敬而远之。
她在班级内没有朋友,有的只是对她心怀敌意与嫉妒的无知少女们,以及抱有狂热仰慕之情的少男们。
而她似乎也习惯了这种孤独的感觉,并没有表现出被同龄人孤立的失落情绪。
她一个人上学,上课,吃饭,回家...
明眼人都看的出,这个少女跟同龄人比看起来要成熟的多,尤其是她眼神中时不时流露出的那抹冷意,更是让人产生一种自己不是在面对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的错觉。
明明是错觉,可偏偏又让人感到那么真实...
因此,学校的老师们对这个少女抱有的态度,也有几分敬而远之的味道,而对此,少女却并不太在意。
仿佛,她享受着孤独一般。
但她终究是在威斯敏斯特学校上学的,换而言之,她不可能躲在一个小房间里不与别人接触。
此时上的是今天的最后一堂课。
而当下课铃声响起,授课老师离开以后,少女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一个四十来岁,体态丰满的碧眼女人便站上到讲台之上。
“同学们...”
有着欧洲中年大妈形象的珊莎老师,操着一口北爱尔兰方言,对一众刚高一的学生们说道:
“明天我们要进行课外活动,请通知家长为你们准备好便当,明早八点准时在伦敦塔桥西边集合,请不要迟到...哦,对了!”
珊莎老师想到了什么,一拍手笑着说道:
“明天各位同学不必穿着校服,可以穿你们自己喜欢的衣服,女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哦!”
珊莎老师的话说的很有激情,但下方给予兴奋反应的学生却很少。
这便是开放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一方面差别—
物以稀为贵。
相较于我们那些一听到春游秋游就兴奋的不得了的学生们来说,在欧美教育体系下长大的孩子,对待这种课外活动的态度,就如同我们上语文数学课一样平常。
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对他们来说,真的就如家常便饭一样,远远没有我们那般稀缺。
这一点谈不上好坏,只能说是一种遗憾。
明明我们那么渴望珍惜的课外活动,怎么到了别人的眼中,就变成了我们讨厌的主课一样了呢?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而对于坐在窗边的少女而言,在她听到珊莎班主任说到这件事时,一双如远山之黛的眉便于眉心微微一蹙,让人看上去竟产生出了些许的心疼。
在放学铃响之后,少女并没有随大流的离开校园,而是先去了班主任珊莎的办公室。
......
班主任们的办公室位于二楼的西南角,于这傍晚时分,正好斜斜地透过窗棂,洒落了一地的夕阳,将整个空间都染上了火红的淡金色。
少女轻轻敲了下办公室的门,在得到了许可后,默默走到了珊莎的办公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