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却是很好奇崇祯皇帝到底从哪儿看来的这些书了,当时便躬身问道:“启奏陛下,微臣有个不情之请,求陛下一定要应允。”
崇祯皇帝却是没有直接答应,反而问道:“不知道爱卿所求何事?”
徐光启躬身道:“启奏陛下,微臣很好奇陛下刚才所说的这种硬碳,却未曾见哪本书中提到过,因此想求陛下将那本提到过的书借给微臣一观。”
崇祯皇帝被徐光启几句话给弄的无语。
这让朕上哪儿找这么本书去。
难道朕跟你说朕穿越之前的小时候生活在煤矿的附近,知道有礁碳这么个玩意,火力猛如狗,连钢都能给轻易的烧红烧化?
斟酌了一番后,崇祯皇帝才对徐光启道:“徐爱卿倒是把朕也问住了。
朕之前在潜邸之时,颇好看一些杂书。只是朕读书,向来也不求甚解,因此连书名都不曾记住。
等到朕登基之后,那些书也不知道放在哪儿了,因此倒也不太好找。”
见胡子都已经全白了,可以说是为了大明的科学研究奉献了一生的徐光启一副失望无比的样子,崇祯皇帝不忍心地道:“这样儿罢,朕倒是记住了那种硬碳长什么样子,朕这便吩咐厂卫人人去寻找一番,找到了一定给徐爱卿弄来可好?”
左右是没有其他的办法了,书借不到,也只能指望崇祯皇帝一定要把这种硬碳找到了。
徐光启只得躬身道:“微臣先行谢过陛下了。”
见崇祯皇帝点头,徐光启又接着道:“刚才陛下说温度的问题,提到了这种硬碳,只是不知道陛下对于铁水之中的杂质有何看法?”
崇祯皇帝闻言却是来了精神,这个去除杂质的方法,朕还是知道一些滴。
如此装逼的机会怎可放过?
崇祯皇帝当即矜持地道:“朕以为万物相生相克,既然铁水之中有杂质,其物必然来自于铁矿石之中。
既然如此,不如想办法将之吸附出去便是。”
徐光启见崇祯皇帝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当即便捧臭脚道:“请陛下赐教。”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便说道:“朕于古籍之中见过上古之时的炼铁方法。
凡完之后,崇祯皇帝便又将目光投向了蒸汽机,对着徐光启道:“朕还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徐爱卿能不能帮朕实现?”
徐光启躬身道:“请陛下吩咐。”
看着徐光启的满头白发和银白色的胡子,崇祯皇帝心下闪过一丝不忍,却强忍着道:“徐爱卿,朕想马车乃是由马儿向前行走,带动的车轴转动,车轴又带动了车轮。
若是将这蒸汽机想办法安放在马车上,只要有办法控制方向,是不是便不再需要马儿来拉车了?
若是可行,那再往远了想一想,这蒸汽机只要再放大数倍,是不是便可以拉动更多的东西了?”
说着说着,崇祯皇帝也来了兴致,干脆蹲在地上比划着:“若是铺设好轨道,将车子固定在上面,一辆连接一辆,是不是更大的蒸汽机可以一次拉动更多的东西?”
同样一起蹲下来看着崇祯皇帝比划的徐光启看着崇祯皇帝划出来的两条长线,中间还有一道道的短线,便好奇地问道:“陛下所说的轨道,臣倒是理解了,只是这些横线又是干什么用的?”
崇祯皇帝道:“爱卿想一想,若是一辆车子上面装载了太多的东西,是不是会更为沉重一些?
若是单独两条轨道,岂不要被压的沉入地下?若是有了底下的这些横铺的石枕来分担压力,却不是要稳的多?”
徐光启却是恍然道:“陛下所言不错,若是仅以两条细轨来载运车子上面的货物,其受力面积极小,必然下沉,若是有了这些小横线石枕为基,却是相当于人为地将受力面积分摊到了每一条石枕上面,必然要稳的多了。”
嗯,你说的很有道理,朕也不知道是对是错是真是假。
崇祯皇帝这种理工科的小白哪儿知道后世的火车轨道下面铺设枕石是干什么用的,只知道有这么个东西,自己也就顺手画了下来,刚才的一番话也不过是想当然地忽悠徐光启的。
只是不曾想徐光启却是根据自己这种乱七八糟的说法总结出来这么多东西,这些玩科学的家伙们果然可怕。
崇祯皇帝干脆从地上站了起来,对徐光启道:“徐爱卿可以将这些东西总结一下,再教授下去。”
待徐光启躬身应是后,崇祯皇帝才接着道:“徐爱卿一定要早些将这蒸汽机还有为种蒸汽机车给弄出来,到时候朕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