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呈秀虽然觉得自己兵部的权利被大大的削弱了一些,但是转念一想却也未必就是坏事儿。
自己的事儿自己知道。
崔呈秀清楚的知道着自己屁股上到底有多少屎天启皇帝在位的时候,自己仗着魏忠贤的势可是没少贪。
如今崇祯皇帝登基,虽然说不处置自己,无非就是看在魏忠贤的面子上,或者是因为自己懂得进退,所以才能安安稳稳地混到现在?
总之,要说跟着崇祯皇帝这么一位爷当差办事儿,说不害怕那是假的。
现如今虽然兵部的权利被削弱了,但是相应的责任也就少了许多。
比如说辽东和陕西。
哪怕杨鹤和毛文龙吃了败仗,以后这板子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来了,而倒霉的,多半就得是这个重新立起来架子的五军都督府了。
至于是谁倒霉,是张惟贤还是朱纯臣,崔呈秀表示关自己屁事儿?
只是光打板子不给好处这种事儿,崇祯皇帝还是干不出来的。
想了想,崇祯皇帝又接着道:“崔爱卿莫要以为自己真个轻松了。”
见崔呈秀一副不解的样子,崇祯皇帝又笑着道:“以后凡是大明对外宣战等诸事,皆是由朕与内阁决定后,由兵对对外宣发。
还有,崔爱卿这少傅兼太子太傅的名头也该动一动了。”
听到崇祯皇帝话明显还要给自己好处的话,崔呈秀大喜拜道:“臣多谢陛下隆恩。”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之后,却又接着对魏忠贤道:“忠贤呐,今夜风平浪静,只怕明日里便要波涛汹涌了。后宫之中一切防范,你要和方正化一起做好,凡是有二心,想要背主求荣的,统统处置掉。”
魏忠贤当即也是躬身领命。
崇祯皇帝又接着望向了英国公张惟贤:“张爱卿,明日事成事败,大明到底是国祚万年还是烽烟四起,可就看爱卿的了。”
张惟贤吭吭地咳了两声后躬身道:“启奏陛下,老臣早已命京营接管了京城的城防,诸门皆封,陛下勿扰。”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接着又望向了吏部尚书房壮丽:“明日一旦事有不谐,即刻命人去召南京的官员走驿站,六话,崇祯皇帝便笑道:“温爱卿,你把昨儿个的案子跟诸位爱卿们说说罢。”
温体仁躬身应是,接着便将士卒王宗光妻子的遭遇以及崇祯皇帝的判决复述了一番。
只是温体仁刚刚说完崇祯皇帝的判决,刑部尚书苏茂相先出班奏道:“启奏陛下,臣有本奏。”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道:“爱卿尽可言之。”
苏茂相躬身行礼道:“启奏陛下,臣要弹劾陛下于顺天府审案,亦要弹劾陛下擅改大明律。
古人有云,千金之子不坐垂堂,陛下万金之躯参与民间斗殴一事,本已不妥,陛下又越俎代庖,擅审民间案件。
陛下此前有言,有法必依,然则陛下自己却视大明律如无物,本当绞的,却要判处宫刑兼腰斩。
此两条,望陛下三思。”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却是说道:“朕已知晓,若苏爱卿无旁的事,就待会儿再说。”
苏茂相很想说一句这他娘的还是小事儿?老子堂堂刑部尚书都这样儿了,大爷您就不能改改性子?
崇祯皇帝若是知道苏茂相心中所想,肯定会告诉他不能。
由于苏茂相不属阉党,也不属于什么浙党楚党东林党,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的,也从不拉帮结派,这种官员最是得崇祯皇帝看重,因此就连苏茂想弹劾自己也是不当一回事儿。
见其他朝臣也都没有再蹦出来说话,崇祯皇帝干脆道:“宣旨。”
如今的崇祯皇帝经过不断地回忆的模仿,此时越发的有陈道明所扮演的康麻子的气势了。
王承恩闻言,便取过圣旨,向前走了几步之后展开,朗声道:“陛下有旨,百官静听。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朕闻治世以文,戡乱以武。又闻治国之道,乃在于文武并治。昔《司马法w有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其令,重建五军都督府,重定军法。此后无论军民一切案件,凡事涉在役之士卒,不用大明律而行军法。
太祖高皇帝曰: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其令,兵部亦不复辖调兵征战之权,归由五军都督府总内外诸军事。
钦此。”
王承恩将崇祯皇帝这一道旨意念完之后所引发的效果,不异于在水中投入了一颗深水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