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什么莫欺少年穷一类的,崇祯皇帝向来都是当看的。
热血固然热血,但是实际上呢?
你敢死,朕还不敢埋?
长昂这些渣渣们带着的朵颜三卫,还真以为是当初敢跟朱老四叫嚣的朵颜三卫呢?
一群渣渣!
甚至于崇祯皇帝连自己亲自去弄死他们的心情都没有,而是直接选择了关门放张之极。
原本张之极对于刘兴祚带着新军的几万大军跑到奴尔干都司搞事情的事儿就不太开心,因为自己也想去来着。
现在好了,有朵颜三卫的这些渣渣们送上门来,张之极开心的已经想要去清风馆里面浪一圈了。
但是想想清风馆的背景,张之极最后还是没有去,而是带着自己手下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跑到了下马关那边,打算怼死朵颜三卫的渣渣们。
这么一来,崇祯皇帝是爽了,但是郭允厚就不爽的很了别管是怼死爪哇还是去怼朵颜三卫的渣渣们,出钱的都是国库!
国库!不是内帑!
本身大明现在的屁事儿就多的要死要活的,要买奴隶,要赈济受灾的地区,要给出徭役的大明了,大明总是搞的处处缺钱,国库内帑傻傻分不清楚,这样自己这个皇帝的脸面上很有光么?
崇祯皇帝不这么觉得,所以最后决定配合郭允厚的要求,先把大明的户政财政给捋一遍。
最起码每年的钱要干什么,收多少花多少,都该有个计划才是。
后世开发个有各个模块的预算呢,更何况一个国家?
然后崇祯皇帝又隐隐约约的有些头疼,也隐隐约约的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
就像是赋这玩意,这是进入内帑的,跟国库没什么关系,虽然说被自己一免再免的,一年也收不上来那么几个大子儿,可是眼下这玩意毕竟也是一笔收入不是?
至于毒盐和福寿膏、棉籽油一类的好东西,好是好,可是这些玩意是卖向哪里的?
基本上除了大明的地盘之外都在卖,而且卖的毫无压力。
可是以后呢?
最起码,原本的辽东南四卫之地,奴尔干都司那边的捕鱼儿海,草原上的察哈尔部,新明岛,还有以后的爪哇和朵颜三卫是没办法卖了。
这些地方都会变成自己的,怎么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