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哥,你看。”
楚健瞄了眼,点头肯定:“是块极佳的青田石。”
青田石可是中国四大印石之一。
四大印石,包括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以及巴林石。
其中,青田石质地温润,色彩斑斓、花纹奇特,硬度适中,是中国篆刻艺术应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印材之一。
早在六朝时期,青田石就被开发利用,那时已有用青田石雕刻的小石猪,作墓葬品用。
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熏陶了青田石雕的技艺,到五代吴越时期青田石雕技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从制作简朴的实用品,发展到能雕刻写实、生动、精细的圆雕宗教艺术品了。
到了宋代,才逐渐用作印石,至明代青田冻石很快风行印坛,此时石质印材已逐步代替金、玉、铜、牙等而占绝对优势。
“六相非常不错。”楚健又加上一句。
青田石所谓的“六相”,是指纯、净、正、鲜、透,以及灵。
“纯”是指青田石的石质分子结构细密,具有温润之感。
“净”是指无杂质,具有清静之感。
“正”则是不邪气,具有正雅之感。
……
最后的“灵”是指有生命,气脉内蕴,光彩四射之感。
此外,青田石的名品有灯光冻、鱼脑冻、酱油冻、封门青、不景冻、薄荷冻、田墨、田白等。
行业内,大家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谈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
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
这三个青田石的名品,无疑是青田石最有价值的。
沈世杰得到的这枚印章,其材质便是青田石中的封门青。
由于封门青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喜爱。
这种印石虽然叫青田石,但实际上不止“青色”。
它有黄、白、青、绿、黑、灰等多种颜色,但与寿山石强调色彩的浓郁相比,更偏重清淡、雅逸。
再细看那枚印章,就会发现它的风格仿汉人玉印式,全印篆法以直线和斜线搭配,刀法以冲刀为主,局部辅以切刀,线条劲秀挺拔,趣味雄阔雅健。
边款署“何震制”三字,楷法高古。
“何震的作品,少见呀!”
李维:“那华人不是姓李吗?”
沈世杰笑骂道:“何震是雕刻这枚印章的制作者,并非拥有者。”
他还表示,何震是印坛的一大人物。
与文彭为师友之交,曾与之合作数十方,文书篆,何镌刻。宗法秦汉印,突破时俗藩篱,以刚锐出之,一时称雄印坛。
其印款首创以单刀法,峻健挺拔,别开生面,皖派篆刻创始人。
曾经有人说,假如文彭是叩开篆刻艺术山门的使者,何震则是第一个登上了这艺术的殿堂。
后人将他与文彭并称为“文何”,充分肯定了他们作为篆刻艺术创始人的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