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木堡之变后。蒙古瓦剌部带着精锐之师,又有留学皇帝朱祁镇为敲门砖,楞是没攻破北京城。
要是大顺军强攻,就算不计伤亡,能攻下北京也未可知。
就算能攻下北京城,恐怕也坐不稳江山。
大顺军发展太快,虽然拥兵百万,治理天下还略显不足。
何况大顺军,也不是一家独大。
西南的张献忠,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总想和大顺军一较高下。
明朝的南方,还有百万官兵。要是反扑,无疑将大顺军,拖入战争的旋涡。
同样继承明朝衣钵的大明国,虽没有北上的举动,实力也不容小觑。
盘踞东北的鞑子,也是蠢蠢欲动。现在又和关宁军,极为暧昧……
听了宋献策、牛金星二人的分析,给李自成浇上一盆冷水,同时惊出一身冷汗。
李自成几经沉浮,意志不是常人可比,也没被胜利冲昏头脑。
冷静下来的李自成,也细心思考起来。
大顺军兵指北直隶以来,虽然强大不少,内部却不怎么团结了。
以前有刘宗敏的制衡,田见秀倒也老实。
刘宗敏被王成斩杀之后,田见秀失去了控制,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
现在的田见秀,有点不听指挥的意思。
就是自己的侄儿李过,以前和自己无话不谈,现在也是貌合神离。
再想其他人的心思,李自成也有些吃力。
就是再看向牛金星、宋献策,李自成也怀疑二人,向他分析局势的目的。
要是鼓舞人心,李自成自认有一手。只是掌握人心,岂是一个难字了得。
农民出身的李自成,也有清醒的认识。
从最初的起义,也是被形势所逼。能成为起义军的领袖,李自成对于皇位并不强烈。只是在这个时候,被推上风口浪尖而已。
就是能为皇帝,治理这偌大的天下,李自成也缺乏信心。
想通这些,李自成也豁然开朗。
二人同时找他,显然是一起商量过的,李自成又询问二人的意见。
宋献策深知李自成痛恨朱家,但对明太祖极为的佩服,便说起明太祖的事迹。
朱元璋能建立明朝,除了身边的能臣武将,也很会隐藏自己。
就是朱元璋的隐忍,没有引起元军的注意。元军转而将目标对向,已经称帝的陈友谅。
就在各方势力,注意到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已有争霸天下的实力。
朱元璋在起义军中,没有陈友谅的土广兵多,没有张士诚的富甲一方。
却能在群雄争霸中胜出,就是没有冒头,没有成为众疾之失。
牛金星随即说出了策略,就是以退为进。
既然兵围北京城,只要得到大量的好处,见好就收。
再退回关中,坐山观虎斗。
假以时日,大顺军稳定,再出关中争雄。
李自成觉得这个方法,也极为可行。又与宋献策、牛金星,商议到天亮。
兵围北京城,要是迟迟没有动作,难免会动摇兵心。
这才有,李自成百步射天字。
带领几十万大军,兵围北京城,总不能虎头蛇尾。
要是天意使然,才有说服兵丁的理由,为退兵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