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四章 挨揍的阜南老乡(1/2)

连续10来天的春雨,下的人心里发毛。

到处都有一股发霉的气味。

有潮湿的水泥地上,芦席腐烂的味道,也有被褥衣服里散发出来的汗的酸味。

赶紧天晴吧,赶紧出太阳吧!不然人也会跟着腐烂的。

其实人就是矛盾的动物。

业务连轴转的时候,每个人都怨声载道,有的工人甚至为躲避出工假装生病。

毕竟还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

如果真的是生病了,老板监工还是不敢拿鞭子抽你,拽着头发逼你去上工的。

顶多骂几句猪猡完事,或者扣你那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全勤奖金。

真要长时间没事做,也是很急人的,都盼着队里赶紧派活过来。

毕竟是出来挣钱的,不是出来睡大觉的。

尤其是那些中年大哥,家里等着寄买肥料的钱,插秧季快来了;或者是全家等着钱买米油下锅的,更是三天两头的往队里跑,甚至会为偶尔出来的一两个点工打破头。

相比较而言,老蒋这组的四个人就轻松的多了。

打牌打累了,就出去闲逛。闲逛回来后,一起做饭,饭后接着争上游。

偶尔有太阳出来的时候,老蒋会拉上他们三人去周围的村庄野地里拾柴火。

这样的日子真是惬意,罗永福希望杏花丝雨能一直下下去,下上一个月才好。

雨季终于过去了,150吨的装卸单子也迎面而来。

这其实是个不大的单子,10个工人大半天的工作量。

队里却要求张老大这边的30多工人倾巢出动,还派了两辆水泥车过来接人。

张老板这个老东西,是怕伙计们长时间不干活,业务生疏了吧?

一顿的活下来是一身水泥灰,10吨的活也是一身泥灰。

这个老吸血鬼不是在折腾人嘛!罗永福在心里骂道。

其实这次罗永福真是错怪了老板的好意。

队里的考虑是工人们好长时间都没开工了,好不容易来了这么一块烧饼,就让大家分着吃吧!

工地在一片石库门民居的后边,是无线电二厂在建的一处职工宿舍。

水泥车是直接开到现场的,狭小的工地仓库门口根本站不下那些人。

所以除了少部分留下卸货,更多的人是斜靠或者坐在街道民居的门口边上磨洋工。

一位很奇怪的中年妇女,虽然不像鲁迅先生笔下的豆腐西施,但也差不多。很黑瘦的那种,

风姿犹存,青年时代应该也算是位沪上měinu。

这个妇人始终微笑看着三郎他们,滔滔不绝的说着什么。

上海纯正方言对于外地人来说,不亚于天书,一句也听不懂。

“张哥,刚才这妇女跟我们说了些啥玩意?嘟嘟噜噜的讲了半天!”妇女走后,三郎有点自作多情的问旁边的监工张猴子。

“操娘逼!她说她看上你啦!”张猴子阴笑着说。

“啥玩意?”

“操娘逼!这都搞不清还出来混!她在骂侬们!一口一个小赤佬的骂!骂了半天了!”张猴子奚落道。

“这个老娘们!我们也没惹她,凭什么要骂我们!”

“她说这地这房子以前都是她娘家的,是侬们这帮小赤佬上来,把她家产业都给占去了!”

“这个老妇女有毛病吧,跟我们有个毛关系!”大家义愤填膺的议论着。

“有毛病的是侬们!都别站着啦!赶紧干活去!一群猪猡!”张猴子赶鸭子一样,把众人往粉尘弥漫的工地里赶去。

“这个狗仗人势的王八蛋!早晚老子要修理他!”尊严已经受到伤害的陈三郎,嘀咕了一句。

“操娘逼!那个小赤佬骂我,给我站出来!站出来!”耳朵像狗一样灵敏的张大监工跳着脚骂道。

连最爱拍马屁的家伙,也不愿搭理这个狗腿子,这个阴险冷血的小人。

他挨工人们修理是早晚的事情。

与黄浦江边上一些私人承包的小码头、小货场相比较,罗永福更喜欢像三航局、西站这样的国营货场,国营单位的职工,不管是接待人员还是现场管理普遍比较热情规范,对于这些外来的民工也没有多少明显的歧视。

送货的工地也是一样,如果是送往国营的部门,遇到午饭或晚饭的时间,有些单位还会给罗永福他们tigong免费的饭票。要是送货的单位送往一些私人单位,往往毛也不会有一根。

改革初期的那些草根老板们大多对自己够狠,对工人们更狠,恨不能把工人的骨头压碎了榨点血出来。

车队就更是如此。

像浦江二车队这样的国营运输单位,大部分的司机都是热心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 . www.biqugse.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笔趣阁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